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荔枝

野荔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荔枝

药材名称野荔枝

拼音Yě Lì Zhī

别名尖叶四照花、山荔枝

来源山茱萸狭叶四照花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gustata Chun (Dendronbenthamia angustata (Chun)Fang),以花、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治外伤出血,痢疾,骨折。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野荔枝

药材名称野荔枝

拼音Yě Lì Zhī

别名尖叶四照花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狭叶四照花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细瘦,嫩时疏生黄色细毛。单叶对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嫩时被柔毛,后脱落,下面密被紧贴白柔毛,侧脉3~4对;叶柄嫩时被毛。头状花序近球形;总苞片4枚,白色,卵形,长2.5~3.5厘米,宽1~2.2厘米;花萼筒状,4裂,被粗毛;花瓣4,黄色;雄蕊4;子房下位。核果多数,集成肉质球形的聚合果,红紫色。

生境分部生于半山坡林中。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鲜野荔枝叶捣敷,或干叶及花研末外敷。

②治痢疾:干野荔枝花、叶三至五钱,水煎服。

③治骨折:鲜野荔枝花、叶配藤子杜仲、大接骨丹等,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荔枝

药材名称野荔枝

拼音Yě Lì Zhī

英文名Flower of Narrowleaf Dogwood

别名荔枝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尖叶四照花的花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 Fang [D.hupehensis Fng; 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 gutstata Chun]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摘开放之花朵,干燥;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4-12m。嫩枝被毛,灰绿以。叶对生;叶柄长8-12mm;嫩时被细毛,老后近于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上面嫩时被柔毛,老则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白色柔毛;侧脉3-4对。头状花序近球形,约由55-80朵花聚集而成,直径约1cm,具4枚白色花瓣状总苞片;总苞片长狼形或倒卵形,长25-32mm,宽11-22mm;花萼筒状,密被粗毛,4裂;花瓣4,雄蕊4,较花瓣短;花盘环状,略有4浅裂;子房下位。果序球形,成熟时红色,被白色细伏毛。总果柄纤细,长6-10.5cm。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涩;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鲜野荔枝叶捣敷,或干叶及花研末外敷。②治痢疾:干野荔枝花、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骨折:鲜野荔枝花、叶配藤子杜仲、大接骨丹等,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葫芦

    药材名称大葫芦别名葫芦壳来源葫芦科大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gourda Ser.,以果皮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湿消

  •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药材名称芜荑酱拼音Wú Yí 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 锦鸡儿

    药材名称锦鸡儿拼音Jǐn Jī ér别名金雀花、大绣花针、土黄芪[江西、江苏、浙江]、粘粘袜、酱瓣子、黄雀梅、阳雀花、黄棘来源豆科锦鸡儿属植物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h

  • 粪鬼伞

    药材名称粪鬼伞别名粪生鬼伞、堆肥鬼伞、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粪鬼伞Coprinus sterquil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末及夏、秋雨后,产生在粪堆上。分布于河北、山西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海桐树

    药材名称海桐树拼音Hǎi Tónɡ Shù别名山枝条、山枝仁[四川]、山栀茶[贵州]、柞木仁、满山香[广西]来源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

  • 山苏木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出处《别录》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橙子皮

    《中药大辞典》:橙子皮药材名称橙子皮拼音Chénɡ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化学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