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鸦椿皮

野鸦椿皮

药材名称野鸦椿皮

拼音Yě Yā Chūn Pí

别名鸡眼睛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的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Sambuc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剥取茎皮,晒干。

原形态野鸦椿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m。茎皮灰褐色,具纵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8-)12-32cm,叶轴淡绿色,小叶5-9,稀3-11,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下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主脉在上面明显,在背面突出;侧脉8-11,有微柔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cm,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mm;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成;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雄蕊5,花丝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长1-2cm,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台湾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利湿;祛风;退翳。主小儿疝气;风湿骨痛;水痘;目生翳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保山附片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

  • 红粉

    《中国药典》:红粉药材名称红粉英文名HYDRARGYRI OXYD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红氧化汞(HgO)。性状本品为橙红色片状或粉状结晶,片状的一面光滑略具光泽,另一面较粗糙。粉末橙色。质硬,

  • 狗仔花

    药材名称狗仔花拼音Gǒu Zǎi Huā别名大叶咸虾花、鲤鱼草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Ait.)Merr.,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辛、微苦,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

  • 川素馨

    药材名称川素馨拼音Chuān Sù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川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urophyllum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片

  • 太子参

    《中国药典》:太子参药材名称太子参拼音Tài Zǐ Shēn英文名RADIX PSEUDOSTELLARIAE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白地紫菀

    药材名称白地紫菀拼音Bái Dì Zǐ Wǎn别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

  • 木锥花

    《中药大辞典》:木锥花药材名称木锥花拼音Mù Zhuī Huā别名小齿锥花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亚灌木,高1~2米。幼枝四方形,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