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牛七

金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牛七

药材名称金牛七

拼音Jīn Niú Qī

别名火烟子、千锤打

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太白乌头A. taipeicum Hand.-Maz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集,去须根,洗净,用甘草浸泡,炒后用。

性味辛、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痈疖肿毒。茎、叶捣烂,投入厕所中可杀蛆。

用法用量5厘,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处。

注意高热患者及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牛七

药材名称金牛七

拼音Jīn Niú Qī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太白乌头块根。夏、秋采挖当年生的块根。去须根,经炮制加工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块根圆锥形,具须根,外皮黑褐色,常2个并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或中部以上分枝,紫色,上部稍拱曲。叶互生,具长柄1,轮廓五角形,长3.5~4.5厘米,宽5~6厘米,3~5掌状深裂;裂片倒卵状菱形,再羽状深裂。总状花序顶生;花少数,有叶状总苞;花萼花瓣状,蓝紫色,上萼片盔状,基部具短爪。蓇葖果长约8毫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分布陕西等地。

性味辛微苦,性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止痛,解痉,麻醉,败毒,祛风湿,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厘(须同用三倍量桃儿七);研粉.1~3厘(凉开水送服)。外用:以水、酒或醋磨涂,或研粉调敷。

注意服药后忌烟、酒、浆水及辛热饮食两小时。高烧患者及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牛七

药材名称金牛七

拼音Jīn Niú Qī

英文名Root of Taipei Monkshood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太白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taipeicum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当年生的块根,去须根,童便浸泡2d,晒干用;或童便浸后炒用;甘草水浸炒亦可。

原形态太白乌头,多年生草本,高35-60cm。块根倒卵球形或胡萝卜形,长1.5-3cm。茎直立,上部被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约22cm,被反曲短柔毛;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长3.5-5.5cm,宽5-7cm,3深裂,中央深裂片宽菱形,近羽状分裂,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两面疏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生分枝顶端,有2-4朵花;花序轴和花梗均被反曲短柔毛;苞片3裂或长圆形;花梗长1.5-2.5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色,上萼片盔形,具不明显的爪,高约1.7cm,自基部至喙长约1.5cm,下缘稍凹,喙短,外面无毛;花瓣2,瓣片长约8mm,唇长约3.5mm,距长约1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有2小齿;心皮5,无毛或有短柔毛。蓇葖果,长约8mm。种子多数,三棱形,只在一面密生横翅。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400m高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西部栾川、陕西南部秦岭。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长1.6-2.8cm,直径1-1.5cm。表面灰褐色,母根皱缩不平,具多数坚硬的细根残留;子根较平滑,有散列的细根痕。质坚硬,不能折断,断面深棕色。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3-4列棕色细胞;皮层细胞7-8列,不规则形,其间有多数成群或成带状排列的石细胞;内皮层较明显。形成层形状母根与子根相同,上段呈五角形,中段呈六角形,下段不规则形。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散列,壁稍厚。木质部导管1-3列,大多径向排列,少数呈V字形排列。中央为髓部。

3.粉末特征:①石细胞长圆形、纺锤形、类圆形或棱形,长25-130μm,直径25-50μm,壁较厚,孔沟明显,纹孔多数可见。②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类三角形或米粒状,直径3-8μm,脐点不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太白乌头块根含滇乌碱(yun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塔拉胺(talatisamine),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据测定含总生物碱1.42%,酯溶性碱1.01%,滇乌碱0.655%.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 滇乌碱皮下注射10-80 μg/kg或灌服50-100μg/kg于大鼠或小鼠,对醋酸、组胺等所致腹腔或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抑制角叉菜胶、蛋清及甲醛所致大鼠足跖水肿,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以及棉球所致组织增生也均有显着抑制作用。摘除双侧肾上腺后仍具有抗炎作用,但滇乌碱不能延长去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也不影响胸腺和肾上腺重量,表明滇乌碱的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

2.镇痛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滇乌碱10μg/kg,20μg/kg,40μg/kg,80μg/kg,100μg/kg的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15%,25%,45%,71%和87%,ED50为39(34-44)μg/kg,热板法试验20μg/kg,50μg/kg和100μg/kg的抑制率分别为20%,60%及80%,ED50为42(37-49)μg/kg。对于甲醛所致大鼠脚爪疼痛,皮下注射10μg/kg,30μg/kg的镇痛率为16%和50%。

3.解热作用 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灌服滇乌碱50μg/kg,100μg/kg有显着的解热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鼠对血中碳粒的廓清试验,腹腔注射滇乌碱50μg/kg连续4d,可明显提高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但却使小鼠肝、脾重量明显减轻,20μg/kg无明显影响。20μg/kg,50μg/kg还能使小鼠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但对C3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对于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的生成及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滇乌碱无明显影响,或有所抑制,但对IgG无明显影响。50μg/kg腹腔注射能显着延长小鼠耳后移植心肌的存活时间,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有抑制倾向。

5.毒性 滇乌碱的LD50小鼠灌服、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为2.97(2.95-2.99)mg/kg,0.37(0.35-0.39)mg/kg,0.34(0.32-0.36)mg/kg;大鼠则分别为540(490-590)mg/kg,67(64-70)μg/kg及60(57-63)μg/kg。中毒症状为活动减少,闭目匐伏,流涎,呕吐样反应,后肢软瘫,呼吸抑制,一般在药后1h左右死亡,死前有抽搐。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等容混合液显色。样品色谱在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性味辛;苦;温;大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劳伤;痈肿宁毒;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09-0.15g;研粉,0.03g-0.09g,凉开水送服。外用:适量,以水、酒或醋磨汁涂患处;或研粉调敷。

注意内服宜慎,须经炮制,并严格控制剂量。热证及孕妇禁服。

临床应用服金牛七若中毒,可服长春七米泔水凉浸泡液或凉浆水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猬肉

    《中药大辞典》:猬肉药材名称猬肉拼音Wèi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性味《纲目》:"甘,

  • 倒根蓼

    药材名称倒根蓼拼音Dǎo Gēn Liǎo别名白山拳参、重楼、草河车、倒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倒根蓼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ochotense V.Pettr.ex Ko

  • 天麻子

    药材名称天麻子拼音Tiān Má Zi别名还筒子(《卫生杂兴》)。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麻"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

  • 蒿枝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蒿枝七药材名称蒿枝七来源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淡,温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盾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翅藤药材名称盾翅藤拼音Dùn Chì Ténɡ别名吼盖贯(傣语)来源金虎尾科盾翅藤Aspidopteris obcordata Hemsl.,以藤入

  • 倒触伞

    《中药大辞典》:倒触伞药材名称倒触伞拼音Dǎo Chù Sǎn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蔷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银藤,黄牛泡。灌木,高2~3米。茎直

  • 牛角(角思)

    药材名称牛角(角思)拼音Niú Jiǎo ( Jiǎo Sī )英文名osteoid marrow in ox horn, osteoid marrow in buffalo horn别名牛角胎、牛角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

  • 崖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药材名称崖松拼音Yá Sōnɡ别名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采,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