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铜苋菜

铜苋菜

药材名称铜苋菜

拼音Tónɡ Xiàn Cài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金银莲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ymphoides indica (L.)O.Kuntze[Menyanthes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水生植物。茎沉水,圆柱形。叶片浮于水上;叶柄长1-2cm,叶片近革质,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3-18cm,基部心形,下面密生腺体,全缘;具不明显的掌状叶脉。花多数,簇生节上,花梗细弱,长3-5cm;花萼长3-6mm,5裂至基部,裂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花冠辐状,白色,基部黄色,长7-12mm,分裂至近基部,冠筒短,具5束长柔毛,裂片卵状椭圆形,腹面密生流苏状柔毛;雄蕊5,着生于冠筒上,与裂片互生,花药箭形;子房圆锥形,无柄,长约2mm,花柱粗壮,柱头2裂,裂片三角形,腺体5,着生于子房基部。蒴果椭圆形,长3-5mm。种子近球形,膨胀。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600m的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及河北、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光滑无毛。茎圆柱形,不分枝,形如叶柄,先端单生一叶。叶片近圆形,长3-11 cm,基部深心形,全缘;革质。气微,味辛。

性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生津养胃。主小便短赤不利;口干;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慈竹箨

    《中药大辞典》:慈竹箨药材名称慈竹箨拼音Cí Zhú Tuò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

  • 马蹄甲

    《中药大辞典》:马蹄甲药材名称马蹄甲拼音Mǎ Tí Ji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马蹄。性味甘,平.①《别录》:"温。"②《纲目》:"甘,平,无毒。&

  • 望江南

    《全国中草药汇编》:望江南药材名称望江南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

  • 盐麸树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树白皮拼音Yán Fū Shù Bá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 漏斗菜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6~7月间采收,晒干。原形态①小花耧

  • 川西小黄菊

    药材名称川西小黄菊拼音Chuān Xī Xiǎo Huánɡ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菊科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

  • 野黄皮

    《中药大辞典》:野黄皮药材名称野黄皮拼音Yě Huánɡ Pí别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药植名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姜叶

    《中药大辞典》:姜叶药材名称姜叶拼音Jiā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叶。性味《纲目》:"辛,温,无毒。"功能主治①《金匮要略》:"食脍多不消,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