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飞机草

飞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机草

药材名称飞机草

拼音Fēi Jī Cǎo

别名泽兰

来源为菊科泽兰属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亚灌木,高1~3米,全株被毛,枝叶揉碎时有香气。茎直立,有细纵纹,绿黄色或黑褐色,新枝绿色,老枝灰黄色,断面白色。叶对生,具叶柄;三角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中部以下有疏大锯齿,主脉3出,两面被有柔毛。秋、冬开花,头状花序数个集生一总梗上,再排成伞房状,小花全为管状,花冠淡黄色,粉红色或淡白色。瘦果,黑色,具5棱,顶端有刺毛状冠毛。

生境分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山坡、路旁等处。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约0.3~0.4%及香豆精。

性味微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杀虫。用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旱蚂蝗叮咬出血不止,疮疡肿毒。鲜叶揉碎涂下肢可防治蚂蝗叮咬。全草切碎撒水田中沤烂,1~2天水变红后可杀灭钩端螺旋体,用以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注意一般不作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飞机草

药材名称飞机草

拼音Fēi Jī Cǎo

别名泽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飞机草全草。春、夏采收。

原形态茎具细纵纹,被黄色毛茸,枝叶揉碎有香味。叶对生,具柄,卵形至卵状三角形,基部圆或阔楔形,边缘有较密,离基3出脉。头状花序排戍伞房状;花粉红色,全为管状花,5齿裂。瘦果5棱形,顶端有刺毛状冠。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辛,温。"

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杀虫,止血。治旱蚂蝗咬后流血不止,用鲜叶揉烂涂伤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飞机草

药材名称飞机草

拼音Fēi Jī Cǎo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 Herb, Herb of Fragrant Eupatorium

别名泽兰、民国草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飞机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飞机草 多年生粗壮草本,高1-3cm。茎直立,有细纵纹,被灰白色柔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cm。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大钝锯齿,两面粗涩,均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而呈灰白色,基出3脉。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羰和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粉红色,全为管状花;总苞圆柱状,长不及1cm,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瘦果无毛,无腺点。花果期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鲜枝叶含挥发油0.3%-0.4%,其中主含香豆粗(coumarin),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芳樟醇(lina-lool)[1],泽兰醇(eupatol)[2],左旋泽兰烯(eupatene)[3]。地上部分含黄酮类:异樱花素(isosakuranetin),飞机草素(odor-atin)[4,5],刺槐素(acacetin)[5],樱花素(sakuranetin),山柰素(kaempferide),树柳素(tamarixetin)[6],三裂鼠尾草素(salvige-nin)[7],异樱花素-7-甲醚(isosakuranetin-7-methyl ether),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3,7-dimethoxy flavone)[8],4,5,6,7-四甲氧基黄烷酮(4,5,6,7-tetramethoxy flavanone),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烷酮(4-hydroxy-5,6,7-trimethoxyflavanone),2,4-二羟基-4′,5′,6′-三甲氧基查耳酮(2′,4-dihydroxy-4,5,6-trimethoxychalcone)[9]等。还含羽房豆醇(lupeol),β-香树脂醇(β-amyrin),环氧羽房豆醇(epoxy-lupeol)[10],茴香酸(anisic acid)[11],蜡醇(ceryl alcohol)以及α-、β-和γ-谷甾醇(sitosterol)[12]。

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淀者)作用较弱,煎剂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二者对离体兔子宫均无明显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时,二者毒性均很小。

性味味微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解毒;止血。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怒蝗咬后流血不止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揉碎涂擦。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杀虫,止血。治旱蚂蝗咬后流血不止,用鲜叶揉烂涂伤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夹蛇龟肉

    《中药大辞典》:夹蛇龟肉药材名称夹蛇龟肉拼音Jiá Shé Guī Ròu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寒,有毒。"

  • 驴断肠

    药材名称驴断肠别名透骨草、白拉拉秧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aefolia Turcz.,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止痛。用于风

  • 大散血

    药材名称大散血拼音Dà Sàn Xuè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前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japonica Thunb.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灰褐色多细胞柔毛。茎细弱,

  • 由跋

    药材名称由跋拼音Yóu Bá别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别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

  • 黄柏

    《中国药典》:黄柏药材名称黄柏拼音Huánɡ Bò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

  • 菥蓂子

    《中药大辞典》:菥蓂子药材名称菥蓂子拼音Xī Mí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5~6月果实成熟时采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菥蓂&qu

  • 柿蒂

    《中国药典》:柿蒂药材名称柿蒂拼音Shì Dì英文名CALYX KAKI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

  • 百合花

    《中药大辞典》:百合花药材名称百合花拼音Bǎi Hé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

  • 抓地龙

    药材名称抓地龙拼音Zhuā Dì Lónɡ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门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usbrachyphylusTur

  • 和他草

    药材名称和他草拼音Hé Tā Cǎo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原形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