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蹬草

马蹬草

《中药大辞典》:马蹬草

药材名称马蹬草

拼音Mǎ Dēnɡ Cǎo

别名过桥草

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全草

原形态小形植物,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鳞片。叶簇生,二型,草质,两面无毛;营养叶较短,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长1~2厘米,宽5~8毫米,钝头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能育叶有长柄,叶片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5~8毫米,先端渐尖.并延伸而着地生根,产生新株。孢子囊群生于网脉的一侧或两侧;囊群盖短条形或矩圆形,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于石岩脚下。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及江苏北部。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治外伤出血,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敷。

复方治子宫出血:马蹬草叶三至七片,水煎,打鸡蛋茶喝,轻者一天一次,重者一天二次;或用叶五片,研末,开水冲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马蹬草

药材名称马蹬草

拼音Mǎ Dē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Sibirica Walking Fern

别名过桥草、还阳草、小石韦

出处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形植物,高10-20cm。根状茎短,直立,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小鳞片。叶簇生,二型,草质,两面无毛;营养叶较短,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长1-2cm,宽5-8mm,钝头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能育叶有长柄,叶片披针形,长10-15cm,宽5-8mm,先端渐尖,并延伸而着地生根,产生新株。孢子囊群生于网脉的一侧或两侧;囊群盖短条形或矩圆形,膜质,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000m的山地林下潮湿的岩石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化学成分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kaempferol-3-glucosyl-7-rhamnoside),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kaempferol-3,7-di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咖啡酸(caffeic acid)。

药理作用1.扩血管作用 100%马蹬草水醇提取液对离体兔耳血管、蟾蜍后肢血管及家兔在体后肢血管均有明显的扩张作用,且较毛冬青强。马蹬草总黄酮对家兔无论全身静脉给药、股动脉直接给药或离体豚鼠冠状血管、离体兔耳血管灌流实验均证明有显着扩张周血管作用,并有对抗去甲肾上腺素作用。

2.其他作用 马蹬草总黄酮对离体兔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抑制作用。

3.毒性 100%马蹬草水醇提取液小鼠静注的LD50为1.07g/kg。中毒症状表现为间歇性惊厥,而后麻痹死亡。

性味淡;平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解毒。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瘫;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g,每日3次。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腹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腹水草药材名称腹水草拼音Fù Shuí Cǎo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

  • 紫晶蘑

    药材名称紫晶蘑拼音Zǐ Jīnɡ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紫丁香蘑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 [Agaricus lepi-deus Fr.]采收和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

  • 辣椒头

    《中药大辞典》:辣椒头药材名称辣椒头拼音Là Jiāo Tóu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根。功能主治治手足无力,肾囊肿胀。复方①治手足无力,有如瘫痪:辣椒头二个,鸡脚十

  •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药材名称烟锅草拼音Yān Guō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

  • 牛扁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扁药材名称牛扁拼音Niú Biǎn别名曲芍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牛扁Aconitum ochranthum C. A. Mey.,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温

  • 涩梨叶

    药材名称涩梨叶拼音Sè L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接取细枝及叶,扎成把,晒干。原形态台湾

  • 牛羊草结

    《中药大辞典》:牛羊草结药材名称牛羊草结拼音Niú Yánɡ Cǎo Jié别名草结、羊胲子(《内蒙古中草药》),西格格(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牛或羊胃内的草

  • 油柑根

    《中药大辞典》:油柑根药材名称油柑根拼音Yóu Gān Gēn别名余甘子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