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鹿心草

鹿心草

药材名称鹿心草

拼音Lù Xīn Cǎo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坡本、地杨梅、地吕、万星菌、藤林、猪油药、蒿枝花、土里开花、红菌、牛奶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粗穗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dioica R.Br.ex Royle[B.affinis Gri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高10-15cm。根茎黄褐色、血红色或灰白带褐色,不规则分枝,单个分枝直径0.5-2.5cm,有时近球形,表面密生颗粒状疣瘤和黄色的星芒状皮孔。花茎圆柱状,紫红色或淡红色,偶带灰白色;苞片鳞状多数,互生,2列,很少旋生,呈覆瓦状排列,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4cm,宽1.5-2.5cm,内凹,先端钝或微缺。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3.5cm,宽1.5-3cm,雄花辐射对称,下面具苞片,花被裂片4,卵形,聚药雄蕊半球形,花药4枚,马蹄形,斜裂;雌花序椭圆形或圆锥状,长2-7cm,雌花紫红色或橙黄色,子房卵球形,着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附属体倒梨形,长约1.5mm,先端拱圆形。花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50-3200m的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从全株中分离得到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落叶松脂醇(larisiresinol)。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健脾理气;止血。主阳痿;痢疾;胃痛吐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猪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沙松果

    药材名称沙松果拼音Shā Sōnɡ Guǒ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云南榧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

  • 短茎独活

    药材名称短茎独活拼音Duǎn Jīnɡ Dú Huó别名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茎古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elica breuicaulis(Rupr.)Echb.[An

  • 花酸苔

    《中药大辞典》:花酸苔药材名称花酸苔拼音Huā Suān Tái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出处《云南恳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药材名称硬质早熟禾拼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龙须草来源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

  • 石面枇杷

    药材名称石面枇杷拼音Shí Miàn Pí Pá英文名dictyoneura Paraboea别名大还魂、吊气还魂、山枇杷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网脉旋蒴苣苔的全草。拉

  •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药材名称赤地榆拼音Chì Dì Yú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

  •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药材名称荔枝藤拼音Lì Zhī Ténɡ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

  • 绿衣枳壳

    药材名称绿衣枳壳拼音Lǜ Yī 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别名枸橼、臭橼、枳、枸橼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

  • 马蔺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蔺药材名称马蔺拼音Mǎ Lìn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来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