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瓜根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

药材名称黄瓜根

拼音Huánɡ Guā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葫芦科植物黄瓜。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

功能主治治腹泻,痢疾。

①《日华子本草》:"捣敷,狐刺毒肿。"

②《四川中药志》:"能利水通淋,消胀。治小儿腹泻及日久转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噤口痢:黄瓜根,捣烂贴肚脐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小儿风热腹泻,湿热下痢:黄瓜根、六合草,水煎加白糖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瓜根

药材名称黄瓜根

拼音Huánɡ Guā Gēn

英文名Cucumber roo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形,开展与花萼近等长;花垸共同白色,长约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3。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花、果期为夏、秋季。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热消洵,湿热泻痢;黄疸;疮疡肿毒;聤耳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噤口痢: 黄瓜根,捣烂贴肚脐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②治小儿风热腹泻,湿热下痢: 黄瓜根、六合草,水煎加白糖服。 (《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捣敷,狐刺毒肿。

2.《四川中药志》:能利水通淋,消胀。治小儿腹泻及日久转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饭树

    药材名称白饭树拼音Bái Fàn Shù别名鱼眼木、鹊饭树来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 珠儿参

    《中药大辞典》:珠儿参药材名称珠儿参拼音Zhū ér Shēn别名珠参(《纲目拾遗》),珠子参、疙瘩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雪三七(《中药材品种论述》),钮子七、扣子七(《民间常用草药

  • 银鱼

    《中药大辞典》:银鱼药材名称银鱼拼音Yín Yú别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 榆白皮

    《中药大辞典》:榆白皮药材名称榆白皮拼音Yú Bái Pí出处《药性论》·《本经》原作榆皮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药材名称黄栌拼音Huánɡ Lú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

  • 蚍子草

    药材名称蚍子草拼音Pí Zǐ Cǎo别名四川山蚂蝗、红土子草、路边青来源豆科蚍子草Desmodium szechuanense (Craib) A. K. Schindl.,以根皮入药。生境

  • 杏枝

    《中药大辞典》:杏枝药材名称杏枝拼音Xìnɡ Zhī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堕伤。

  • 矮脚南

    药材名称矮脚南拼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

  • 花叶九节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九节木药材名称花叶九节木拼音Huā Yè Jiǔ Jié Mù别名牙齿硬来源茜草科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calocarpa Kurz,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