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鸢尾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

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

别名开口箭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黄花鸢尾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根茎粗壮,斜伸;须根黄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基生;叶片宽条形,长25-55cm,宽5-8mm,先端渐尖,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中空,高50-60cm,有1-2枚茎生叶;苞叶3枚,披针形,长6-9cm,宽0.8-1cm,先端长渐尖,中脉明显,内含2朵花;花黄色,直径6-7cm;花便细,长3-11cm;花被管长0.5-1.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具紫褐色的条纹及斑点,两侧边缘有紫褐色耳状突起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花盛开时向外倾斜;雄蕊3,花药与花丝近等长;花柱分枝深黄色,先端裂片有疏牙齿,子房绿色。蒴果椭圆状柱形,长3-6cm,直径达2cm,6条肋明显,无喙;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林绿草地及河旁沟边的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葛蔓

    《中药大辞典》:葛蔓药材名称葛蔓拼音Gě Màn别名葛藤蔓(《卫生易简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藤茎。原形态形态详"葛根"条。功能主治治痈肿,喉痹。①《唐本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杄木

    药材名称杄木拼音Qiān Mù别名杄、红杄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七,木类,云:“杄木,山西山中极多。树亭亭直上,叶如栝松而肥软,又似杉木而叶短柔。山西架木皆用之,与南方杉木同。&hell

  • 茅香花

    药材名称茅香花拼音Máo Xiānɡ Huā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原形态茅香(《本草拾遗》),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纲目》),香草。多年生草本。

  • 黄泡果

    药材名称黄泡果拼音Huánɡ Pào Guǒ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果实。春、夏采收。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补肾涩精。治神经衰弱,多尿,遗精,早泄。用法用量内服:煎

  • 白云瓜

    药材名称白云瓜拼音Bái Yún Guā别名山萝卜出处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

  • 笔管榕

    药材名称笔管榕拼音Bǐ Guǎn Rónɡ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来源桑科笔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

  • 鸡爪风

    药材名称鸡爪风拼音Jī Zhuǎ Fēnɡ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来源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假鹰爪Desmo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性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桑螵蛸

    《中国药典》:桑螵蛸药材名称桑螵蛸拼音Sānɡ Piāo Shāo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来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