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凌霄花丸

凌霄花丸

《鸡峰》卷十六:凌霄花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丸

处方凌霄花1分,芫青(去翅足,微炒)1分,虻虫(同上法)1分,水蛭(微炒)1分,桃仁半两,大黄半两,没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狗胆3个,法酒1盏,先将没药末同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室女经脉不通,五心烦热,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煎红蓝花散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六

《圣惠》卷七十二:凌霄花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丸

处方凌霄花3分,没药3分,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水蛭3分(微炒),滑石半两,硇砂半两,斑蝥1分(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狗胆半两(干者)。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月事过期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7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七十二:凌霄花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丸

处方凌霄花半两,芫花2分(醋拌,炒令干),京三棱半两(微煨,锉),木香半两,姜黄半两,水蛭1分(炒令微黄),硇砂半两,斑蝥10枚(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雄雀粪1分(微炒)。

制法上为末,糯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积年血块,兼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服药后觉寒热,小腹内及连腰疼痛,当下恶物即愈;如未应,次日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蟾酥托里丸

    药方名称蟾酥托里丸处方蟾酥2钱,干胭脂2钱,轻粉2钱,朱砂2钱,穿山甲2钱,百草霜不问多少。制法上为细末,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用法用量每服5-7丸,加至8-9丸。用葱1根,将葱刀剥开,将药包

  • 二姜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二姜散药方名称二姜散处方干姜(炮)3分,高良姜3分。制法上药炒令黑色,捣罗为散。功能主治寒疟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未发前温酒调下,每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猪膏发煎

    药方名称猪膏发煎别名膏发煎(《伤寒总病论)卷五)。处方猪膏250克 乱发如鸡子大3枚功能主治润肠消瘀。治黄疸,少腹急,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作二服。病从小便出。摘录《金匮

  • 二宜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二宜散药方名称二宜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脓血痢。用法用量每赤脓多,用茱萸末1钱匕,黄连末倍之;白脓多,即黄连末1钱匕,茱萸末

  • 赤箭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赤箭丸药方名称赤箭丸处方赤箭,二两。天雄(去皮脐)、丹参、川乌(去皮脐)、南星、独活、防风(去芦)、五加皮、桂心、白花蛇肉、川芎、白附子、牛膝(去苗)、仙灵脾、白僵蚕

  • 加味铁落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胡在兹方:加味铁落饮药方名称加味铁落饮处方生石膏3两,青龙齿1两5钱,辰茯神1两5钱,青防风1两5钱,元参1两,秦艽1两,鲜生地4两。功能主治泄肝阳。主狂病。忿郁暴怒上逆,狂躁笑哭

  • 大效双丸

    药方名称大效双丸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巴豆霜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牡蛎1分(烧为粉),蕤仁1分(汤浸,去皮,研入),真珠末1分。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小儿百病,

  • 柴胡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柴胡六君子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3分,人参8分,白术1钱,陈皮1钱半,枳壳(炒)1钱。功能主治伤寒热解,平复后,或劳碌过食,复作大热。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

  • 冬葵根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冬葵根汤药方名称冬葵根汤处方冬葵根(干者)1握(洗。冬即用子),车前草1两(干者,切),木通(细锉)3两,大黄(锉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七八日以上,腹胀

  • 覆盆子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覆盆子丸药方名称覆盆子丸处方覆盆子90克 苁蓉巴戟天白龙骨五味子鹿茸茯苓天雄续断薯蓣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菟丝子90克蛇床子37.5克远志干姜各45克制法上药十六味,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