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五积散

加味五积散

《济阳纲目》卷七十七: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苍术2钱,肉桂2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9分,厚朴8分,甘草(炙)8分,枳壳(麸炒)8分,茯苓8分,当归8分,芍药8分,干姜(炮)8分,白芷7分,半夏(汤泡七次)7分,川芎7分,木瓜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脚气,寒湿流注,两腿酸疼,兼痰气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七

《得效》卷十五: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炒)1两,半夏(洗)1两,扬芍药1两,枳壳(去瓤,炒)1两,木香1两,肉桂1两,陈皮,白姜1两3钱,苍术6两(米疳浸炒),桔梗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茴香(炒)1两,粉草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川芎当归(去尾)1两,川白芷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不散,阴阳相胜,作为寒热;或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发热不退。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产后败血不散,作为寒热,入米醋半合煎;治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去木香、南香,加生姜、枣子煎。

摘录《得效》卷十五

《宋氏女科》: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功能主治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触经感冒,用本方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

摘录《宋氏女科》

《胎产要诀》卷上: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五积散加香附、小茴香、萸肉。

功能主治带下属虚寒者。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回春》卷五:加味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味五积散

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8分,半夏(姜炒)8分,苍术(米泔浸)8分,茯苓(去皮)8分,厚朴(姜汁炒)8分,羌活8分,独活8分,枳壳(麸炒)8分,桔梗8分,白芷8分,干姜5分,肉桂5分,麻黄5分,甘草5分,穿山甲(随所痛取甲,烧灰)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四肢骨节疼痛,因于虚寒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温通汤

    药方名称温通汤处方椒目(炒,捣)24克 小茴香(炒捣)6克威灵仙9克功能主治温通小便。治下焦受寒,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 黄耆茯神散

    药方名称黄耆茯神散处方黄耆(蜜炙)茯神(去木)甘草(炙)天南星(炮)白扁豆(炒黄)防风(去芦头)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山药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

  • 参苓壮脾圆

    药方名称参苓壮脾圆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

  • 加味固阴煎

    药方名称加味固阴煎处方生地炭、白芍、阿胶、生龙骨、生牡蛎、茯神、淮山药、秋石、知母、黄柏。功能主治黑带。因命火太旺,肾水受煎,下焦所郁之湿热,欲济肾水而不得,反得肾气而化黑,形如豆汁,气则腥臭,直流阴

  • 冰翳还睛丸

    药方名称冰翳还睛丸处方人参1两,五味子半两,防风2两,知母2两,细辛半两,黄芩1两,桔梗1两,车前子2两,黑参1两,生地黄2两,茺蔚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热肺风合邪,上

  • 桔梗玄参汤

    药方名称桔梗玄参汤处方桔梗3钱,玄参3钱,杏仁3钱,橘皮3钱,半夏3钱,茯苓3钱,甘草2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卷三

  • 润肺止嗽方

    药方名称润肺止嗽方处方松子肉9克 贝母紫菀各4.5克知母牛膝各3克枇杷叶菊花各9克功能主治治水亏金燥,火盛刑金,喉干声哑。用法用量水煎,睡时温服。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蒿豉丹

    药方名称蒿豉丹处方青蒿(5月5日采)、艾叶各等分。制法上同豆豉捣作饼,晒干。功能主治赤白痢下。用法用量每用1饼,以水1盏半煎服。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

  • 大麻子酒

    药方名称大麻子酒处方大麻子1升。制法上为末,清酒3升,渍3宿。功能主治补益。主脚气气上,脚肿,小腹痹;头风。用法用量温服随性;亦可敷用。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张文仲方》

  • 大金牙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大金牙散药方名称大金牙散处方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