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麻风丸

加味麻风丸

药方名称加味麻风丸

处方大胡麻620克 小胡麻620克 川牛膝120克 白蒺藜620克苦参500克防风250克荆芥250克当归180克 茅苍术180克 川断120克 苡仁120克黄柏180克浮萍620克马齿苋750克

制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燥湿杀虫。治疠风未深,初起之症。

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三次,每次服6克或9克。每丸3克,照数加枫子膏,春、秋用0.24克,冬用0.3克,捻圆,以茅尖茶叶0.3克煎汤过口。

备注制枫子膏法:枫子肉,铜锅内炒至三分红色,七分黑色为好,太过无力,不及伤眼。炒后研成膏,如红砂糖一样,用钢杓盛,置火上熬四五滚,倒在纸上,放土面上,以物盖之待用。如上面霉,拭去后,仍可使用。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石皮汤

    药方名称石皮汤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功能主治清胃泻火。主胃经实火。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广西中医药》

  • 甘草干姜人参汤

    药方名称甘草干姜人参汤处方甘草4两,干姜2两,人参1两,大枣3个。功能主治肺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因证治》卷三

  • 回阳大附散

    药方名称回阳大附散处方大附子(炮)半两,人参半两,前胡半两,桔梗半两,木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退伏热主慢惊,下涎后伏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姜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茅先生方

  • 加味清室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室汤处方柴胡1钱,黄芩1钱,甘草1钱,半夏1钱,白芍5分,丹皮3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热入血室,妇人经水适来,正当伤风,发热恶寒,胸胁胀满,谵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加味耆桂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耆桂五物汤处方黄耆、桂枝、白芍、归尾、桃仁、牛膝、生姜、大枣。功能主治真中风后遗偏瘫,血压正常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为温通血络之剂,用仲景耆桂五物以温补活血通络,加归尾、桃仁、牛

  • 八仙寿神汤

    药方名称八仙寿神汤处方何首乌4钱,地骨皮4钱,茯苓4钱,党参2钱,生地黄2钱,熟地黄2钱,天门冬2钱,麦门冬2钱。功能主治身体虚弱,精神疲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酒肿丸

    药方名称酒肿丸处方萝卜10枚,皂角5枚。制法上2味用水煮干,去皂角,将萝卜捣烂,蒸饼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酒肿,及脾虚发肿。用法用量萝卜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五

  • 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卷上:厚朴温中汤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处方厚朴(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干姜2.1克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

  • 消核散

    药方名称消核散处方海藻90克牡蛎元参各120克糯米240克甘草(生)30克红娘子(同糯米炒胡黄色,去红娘子,用米)28个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痰行瘀,软坚散绪。治颈项痰凝瘰疬。用法用量每次3~4.5

  • 厚朴三棱丸

    药方名称厚朴三棱丸处方厚朴(去粗皮,为末,生姜汁拌和,银器内炒干)6两,京三棱(炮,锉)3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炒干)3两,槟榔(锉)3两。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腹虚胀,两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