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气丸

化气丸

普济方》卷一六八:化气丸

药方名称化气丸

处方官桂陈皮青皮丁香木香砂仁各30克三棱莪术各60克茯苓45克人参(好者)30克香附250克甘草厚朴萝卜子大黄各60克枳壳(炮)槟榔各90克黑牵牛120克(头末)

制法上为末,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以三份分之,生用二份、炒用一份,和匀打醋糊,入药搜匀,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久,茶酒气食,过度成积。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生姜或茶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化气丸

药方名称化气丸

处方紫苏子(炒,研)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莱菔子(炒,研)半两,芜荑(炒)半两,青木香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甘草(炙,锉)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草豆蔻(去皮)3分。

制法上为末,以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荣卫壅滞,流传脏腑,心腹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化气丸

药方名称化气丸

处方巴豆50枚(去皮心膜,出油,研如粉),黄连(去须)半两,白面2两半。

制法上3味,先将黄连捣末,以水半升,煎10余沸,隔1宿,取白面并巴豆粉,用黄连水和。硬软得所,为丸如绿豆大,放干,以麸2升,于铫内慢火并药丸同炒,麸黄为度;以罗子筛去麸,取药,再于黄连水内略滤过,竹器内控干。

功能主治支饮痞满,饮食迟化。

用法用量每服3丸或2丸,食后、临卧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女科切要》卷八:化气丸

药方名称化气丸

处方香附青皮陈皮砂仁木香川芎茴香

制法上为末,曲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妇女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化气丸

药方名称化气丸

处方木香(炮)2两,槟榔(生挫)2两,硇砂(别研)1两,大黄(炮)3分,丹砂(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呕逆不下食,心胸痞闷,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 加味耆桂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耆桂五物汤处方黄耆、桂枝、白芍、归尾、桃仁、牛膝、生姜、大枣。功能主治真中风后遗偏瘫,血压正常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为温通血络之剂,用仲景耆桂五物以温补活血通络,加归尾、桃仁、牛

  • 慢咽汤

    药方名称慢咽汤处方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滋养肺肾,祛湿化痰。主肺肾阴虚,虚火上扰。用法用量水

  • 茯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茯菟丸药方名称茯菟丸处方菟丝子150克 白茯苓90克 石莲子(去壳)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一本用山药180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心补肾,固精止遗。治心肾俱虚,

  • 降气散

    药方名称降气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巴豆14个。制法上药同一处炒,令巴豆焦赤,取青橘皮捣为细末,巴豆不用。功能主治上气喘急,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降气汤”、“青皮散”

  • 精制冠心片

    药方名称精制冠心片处方丹参375g赤芍187.5g川芎187.5g红花187.5g降香125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辛。炮制上五味,降香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 立通饮

    药方名称立通饮处方黄芩3钱,石膏(煅)5钱,黄柏1钱,山栀仁1钱,麦冬1钱,玄明粉2钱,桃仁2钱。功能主治内有积热,闭结不通。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候服。摘录《玉案》卷五

  • 丹矾丸

    《仙拈集》卷一:丹矾丸药方名称丹矾丸处方黄丹1两,枯矾2两。制法以铜杓熔黄蜡1两,入丹、矾末,乘热为丸,如豆大。功能主治久痢,诸药不效。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白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一《张氏医通》卷

  • 家秘三黄丸

    药方名称家秘三黄丸处方黄芩、黄连、大黄、甘草、广皮。功能主治内伤齿痛,属胃肠热盛,脉洪数应下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解湿丹

    药方名称解湿丹处方二术、二苓、二活、防风、灵仙、桑枝、甜酒。功能主治臂痛湿邪胜,其痛重着。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归芍利导汤

    药方名称归芍利导汤处方油当归7钱,枳壳1钱(面煨,去瓤),萝卜子1钱,槟榔1钱,生白芍5钱,车前1钱5分,细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日夜数10次,欲下不下,逐点而来者。用法用量服药后,大便渐通,色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