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全济阴丸

十全济阴丸

药方名称十全济阴丸

处方当归身(酒洗)熟地黄附子(童便煮)各120克 干山药白术各75克枸杞子人参各60克艾叶60克(去梗、筋,同香附用陈醋、老酒煮一时,捣烂焙干)川芎白芍牡丹皮紫石英(火锻淬)各45克泽兰30克紫河车1具(在净水内洗去秽血,用银针挑去紫筋)

制法上药咀片,同河车人砂锅内,用陈老酒750毫升、陈米醋250毫升、清白童便250毫升、米泔水750毫升和匀,倾人锅内,浮于药寸许,如尚少,再加泔米,盖密,用桑柴火慢煮,以河车溶化汁干为度。同取出,用石臼捣烂为饼,日晒夜露三昼夜,焙干为末,炼蜜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调经。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怀孕。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9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月经过期而行,或少或不行,属血寒血少者,加桂心15克(夏月9克)、炙黄耆30克;先期而来属血热者,加炒黄芩60克,酒制生地黄45克;腹痛者,加白芍药30克;经将行而腹先痛者,加酒炒延胡索30克,陈皮24克,广木香柴胡各15克;经水行后作痛者,加炒干姜9克,白茯苓30克,桂心夏月6克,余月15克;经行三五日后,腹中绵绵作痛,或淋漓不止者,加广木香15克,柴胡18克;经水紫色及黑色者,加黄芩30克,炒黄柏30克,酒浸生地黄45克;过期行经而色淡者,肥人则有湿痰,加白茯苓陈皮苍术(米泔浸一宿,盐水炒)各30克,白术15克,减熟地黄30克;瘦人则血虚少,加桂心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萝卜。

摘录济阴纲目》卷六

猜你喜欢

  • 净腑汤

    药方名称净腑汤处方柴胡1钱,白茯苓(去皮)1钱,猪苓1钱,泽泻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山楂(去核)1钱,黄芩8分,白术(去芦)8分,半夏(姜制)8分,人参8分,胡黄连3分,甘草3分。

  • 和血蒸剂

    药方名称和血蒸剂处方桑叶、明矾、石斛、食盐、山龙胆。功能主治眼胞肿痛。用法用量水煎,蒸眼目。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龙朱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龙朱散药方名称龙朱散处方马牙消半斤,川芒消4两,寒水石4两,石膏3两。制法以水5升,浸3日,用银器中煎至水尽,后入寒水石及石膏,候凝硬,阴干,别入龙脑半两

  • 碎骨丹

    药方名称碎骨丹处方骨碎补4.5千克白及片2千克陈皮4.5千克 茄皮4.5千克 虎胫骨4双冰片500克麝香250克三七4.5千克 地鳖虫2千克血竭2千克乳香4.5千克 川断2千克硼砂2千克没药4.5千克

  • 天王补心丸

    《中国药典》:天王补心丸药方名称天王补心丸处方丹参25g当归50g石菖蒲25g党参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远志(制)25g酸枣仁(炒)50g柏子仁50g桔

  • 辟瘟丹

    《种福堂方》卷二:辟瘟丹药方名称辟瘟丹处方乳香1两,苍术1两,细辛1两,川芎1两,甘草1两,降香1两,或加檀香1两。制法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防瘟疫,辟秽恶。主用法用量此药烧之,能令瘟

  • 赤散

    《肘后方》卷二:赤散药方名称赤散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

  • 疥药神效散

    药方名称疥药神效散处方槟榔1两,全蝎半两,蛇床子1两,倭硫黄1两半(一方有荆芥末3钱)。功能主治干湿脓窠,诸肿疥癣。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本方用法:上化开硫黄,入荆芥末三钱,滚数沸,候冷,加轻粉二钱,冷

  • 露星散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戴防御方:露星散药方名称露星散处方陈皮6两,苍术4两(米泔水内入生姜汁,浸1宿,晒干),甘草3两,厚朴4两(以陈壁土,生姜2片,酒1盏,和水5盏,煮令干为度,晒干),草果3两,槟榔

  • 鹅翎丹

    药方名称鹅翎丹处方粉炉甘石3两(用川黄连2两,龙胆草2两煎汁,甘石煅赤淬内,以酥为度,研极细如飞尘,仍入煎汁内,晒干),官硼砂2钱,新珠子1钱,片脑5分,琥珀5分,熊胆5分。制法研至无声,即入前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