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托里散

参耆托里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参耆托里散

药方名称参耆托里散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川芎麦冬、芍药、黄柏知母柴胡甘草金银花

功能主治腋胠胁肋疮疡,热毒壅滞,气血虚弱。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参耆托里散

药方名称参耆托里散

处方人参(气虚多用之)1钱,黄耆(炒)1钱,白术(炒)1钱,当归1钱,熟地1钱,芍药(酒炒)1钱,茯苓1钱,陈皮1钱。

功能主治疮疡气血俱虚,不能起发,或腐溃不能收敛,及恶寒发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瘀血成毒《陆氏三世医验》:吴江宁见源,久居林下,年近古稀,常自逞强健,乘船起岸,每不欲人扶,一日下舟,偶而失脚堕水,足大股挫气作痛,左胁亦引痛,顺气活血之药服至数十帖,两处之痛,已愈三月矣,忽于左股内髀枢作痛,疼痛日甚,憎寒作热,甚至不可忍,惟求速死为幸。予诊其脉,六部洪数,而左关尺带弦。此必瘀血未尽,留而成毒也。因起视痛处,已有脓在内。亟令延外科商之。外科至,予令以针破之。出脓血数碗,服大料参耆托里散数十剂而痊。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黄连犀角丸

    药方名称黄连犀角丸处方黄连3两,犀角3两,牡蛎2两,香豉2两,龙骨4两。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疟兼痢,无问赤白水谷鲜血;瘴。用法用量每服40丸,以饮送下,每日2次。注意忌猪肉、冷水、油腻。

  • 接骨神异膏

    药方名称接骨神异膏处方姜4两,葱4两,韭4两,蒜4两,槿树皮4两,麻油2斤,猪油1斤,大黄2两,当归2两,桃仁2两,红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羌活2两,独活2两,赤芍2两,苏木2两,骨碎补2两,五

  • 补阴济阳汤

    药方名称补阴济阳汤处方当归1钱,侧柏叶2钱,荆芥1钱半,栀仁1钱半,蒲黄(炒黑)1钱半,天冬1钱半,腹皮1钱半,香附1钱半,麦冬1钱半,元参8分,炮姜8分。功能主治酒毒伤血,湿热伏阳,血从齿缝流出,发

  • 除痰降火丸

    药方名称除痰降火丸处方前胡48两,花粉48两,黄芩64两,大黄112两,栀子(炒)48两,连翘48两,枳壳(炒)48两,橘皮16两,枳实(炒)48两,桔梗48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冷开水泛为小丸。功能主

  • 抵痰汤

    药方名称抵痰汤处方天南星3钱(生),礞石4钱(煅),海浮石5钱,山甲3钱(炙),诃子4钱,橘红5钱,龙骨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癫病呆呆痴痴,喜怒哀乐,发之皆不中节,或忘前失后,或言语不伦,或无故喜怒

  •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味回阳饮药方名称六味回阳饮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功能主治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 连芍补中汤

    药方名称连芍补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黄耆、陈皮、升麻、柴胡、白芍、黄连。功能主治久痢阳虚,脉洪大无力。用法用量去升麻,加阿胶、地榆尤妙。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吹喉丹

    药方名称吹喉丹处方黄连、青黛、儿茶。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疮咽烂成坑。用法用量吹之。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 神圣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神圣散药方名称神圣散处方麻黄15克(去根、节)细辛15克 千蝎15克(一半微炒,一半生用)藿香1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头偏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薄荷酒或荆芥汤调

  • 益肝汤

    药方名称益肝汤处方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功能主治健脾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