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吹耳散

吹耳散

《中药成方配本》: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胭脂炭2钱,广皮炭1钱,龙衣3钱(炒炭),冰片3分,枯矾5分。

制法上研细末,冰片另研和入,约成散4钱。

功能主治清热收敛。主耳流脓水。

用法用量吹耳,或用麻油调滴耳内。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外科傅薪集》: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煅)1钱,海螵蛸1钱,飞青黛1钱,枯矾3分,五倍子(炒黄,1钱),黄鱼齿(锻)5分细,薄荷5分,梅片3分,川雅连3分,蛀竹屑3分,石榴花瓣(炙脆)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疳脓水不止。

摘录《外科傅薪集》

《经验方》卷上: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龙骨1钱,大梅片2分,寸香2分,枯白矾2分,广皮1个(煅存性,须重2钱以上者)。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内红肿痛痒。

用法用量香油调敷。湿烂臭秽者,燥药吹入。

摘录《经验方》卷上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别名耳痛散

处方陈皮灰2两,胭脂灰2钱,冰片5分。

制法上药以陈皮、胭脂煅灰存性,各取净末,再加冰片共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内耳生脓,肿痛流水。

用法用量先用棉花将耳内脓水搅净后,再取药少量干掺;或用油调为稀薄液体,滴入耳内。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回春》卷五: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干胭脂、海螵蛸龙骨、枯矾、冰片密陀僧(煅)、胆矾青黛硼砂黄连赤石脂减半,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两耳出脓。

用法用量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摘录《回春》卷五

《青囊秘传》:吹耳散

药方名称吹耳散

处方功劳叶(烧炭)、枳壳(烧炭)、梅片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耳脓。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菖蒲酒

    《圣惠》卷三十六:菖蒲酒药方名称菖蒲酒处方菖蒲3分,木通3分(锉),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耳虚聋及鸣。用法用量以酒1斗,用绵裹,浸7日后,每日

  • 茯苓圆

    药方名称茯苓圆处方葛根、枳实(去瓤.麸炒黄)、白术、甘草(炙),各二两;赤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半夏(汤洗十遍去滑.切.焙),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

  • 术连丸

    药方名称术连丸处方白术120克黄连13.5克制法共为细末,神曲糊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嘈杂。用法用量每次服50~70丸,津咽下。摘录《医学正传》卷三

  • 白圣散

    《圣济总录》卷六:白圣散药方名称白圣散处方大雄(炮裂,去皮脐)2两,山茱萸(炒过,候冷)2两,山芋3两,干姜(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风口眼?斜。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热豆淋酒半盏调下,患重者

  • 四物五子丸加减

    药方名称四物五子丸加减处方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12克,车前子(布包煎)9克,川芎6克。功能主治补益肝肾。主肝肾虚弱。(早期

  • 大枣煎

    药方名称大枣煎别名大枣膏处方大枣7枚(去皮核),黄连2两(碎,绵裹),淡竹叶(切)5合。功能主治目热眦赤,生赤脉侵晴,息肉急痛,闭不开,如芥在眼碜痛。用法用量大枣膏(《圣济总录》卷一○九)。注意忌猪肉

  • 百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百部散药方名称百部散处方百部贝母(煨微黄)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锉)各30克石膏60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咳嗽发热。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叶2~7片

  • 佛手柑粥

    药方名称佛手柑粥处方佛手柑10-15g。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理气止痛。主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症。用法用量上药煎汤去渣,再入粳米50-100g,冰糖少许,同煮为粥。各家论述佛

  • 法制肺露

    药方名称法制肺露处方孩儿参2钱,北沙参3钱,炙冬花1钱5分,天冬2钱,麦冬2钱,地骨皮1钱5分,桑皮(蜜炙)1钱5分,代蛤散3钱,阿胶珠2钱,丝瓜络2钱,川贝母2钱,马兜铃(蜜炙)1钱,葶苈子(蜜炙)

  • 阴蚀黄连膏

    药方名称阴蚀黄连膏处方乳香粉30克青黛面30克黄连膏240克制法上药调匀成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止痛。治女阴溃疡,过敏性阴茎部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