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蛔理中汤

安蛔理中汤

《医宗说约》卷四:安蛔理中汤

药方名称安蛔理中汤

处方参、术、乌梅、川椒、炮姜、白茯苓生姜

功能主治蛔厥,手足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手足冷甚,加附子;呕,加半夏陈皮生姜汁;蛔吐不止,加苦楝根、黄连细辛;大便秘结,加大黄

摘录《医宗说约》卷四

医学入门》卷四:安蛔理中汤

药方名称安蛔理中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干姜1钱半,茯苓1钱半,乌梅3个。

功能主治蛔厥。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如大便闭,加大黄入蜜以利之;口渴,加瓜蒌根。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医钞类编》卷九:安蛔理中汤

药方名称安蛔理中汤

处方花椒3分,干姜1钱,白术1钱,人参1钱,附子(炮)1钱,炙草1钱,丁香2分,1方有乌梅砂仁(炒半),无丁香

功能主治小儿吐蛔,虫死不能动者,脾败不能养虫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九

猜你喜欢

  • 调中人参饮

    药方名称调中人参饮处方人参3分,龙骨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分,当归(切,焙)1两,干姜(炮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下痢色白,小便赤。用法用

  • 撞气阿魏圆

    药方名称撞气阿魏圆处方茴香(炒)、青皮(去白)、甘草(炒)、蓬莪术(炮)、川芎、陈皮(去白),各一两。白芷半两,丁香皮(炮)一两,缩砂仁、肉桂(去皮),各半两。生姜(切作片子.用盐半两,淹一宿.炒黑色

  • 治感风不能语

    药方名称治感风不能语处方以黄蓍、防风煮汤数斛。功能主治治感风不能语用法用量置床下熏之。备注昔唐许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有柳太后感风而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宜汤气熏之,药入腠

  • 金粟丹

    药方名称金粟丹别名金粟丸处方母丁香1两,草龙胆1两,厚朴(生姜汁制)1两,好朱砂(细研,水飞)1两,青黛(研)1两,干蟾5枚(涂酥炙焦黄),夜明砂(微炒)半两,诃子皮(微炮)半两,蝉壳半两,川黄连(冬

  • 香桂散

    药方名称香桂散处方当归川芎各7.5克 官桂(去皮)1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脐下疼痛不止。用法用量上三味,同为细末,分作三服。每服酒150毫升,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许,同煎至100毫升,温服。甚者不过再服,

  • 加味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芩芍药汤处方当归、条芩、芍药、黄连(姜汁炒)、砂仁、枳壳、槟榔、木香。功能主治怀妊下痢,此是暑热寒温相搏而然。用法用量水煎服。痢止即止药。摘录《女科秘书》

  • 丹砂饮

    药方名称丹砂饮处方丹砂(研)半两,牛黄(研)半两,麝香(研)半两,龙脑(研)半两,狗脊半两,皂荚(去皮子)半两,狼牙半两,犀角屑1两半,槟榔2-7枚(并皮锉,别捣)。功能主治虚劳瘦病,不问久近,治不瘥

  • 还光散

    药方名称还光散处方菊花(炒)、羌活、防风、蝉蜕(去足翅)、蒺藜(炒)、川芎、当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暴生赤白翳膜。用法用量食后茶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 生脉散

    药方名称生脉散别名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处方麦门冬1.5克五味子7粒人参1.5克药理作用1.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成药研究》1986(8):17,采用原子吸收分光亮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 疔发散

    药方名称疔发散处方桑螵蛸(立春前炙成炭)100个,益母草(小暑前炙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毒漫肿,麻木疼痛。用法用量每重1两,加麝香5分,按膏贴之。摘录《药奁启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