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喘化痰汤

定喘化痰汤

方出《丹溪心法附余》卷五,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定喘化痰汤

药方名称定喘化痰汤

处方南星(炮)1两,半夏(汤泡)1两,甘草3钱(炙),陈皮(去白)1两半,杏仁5钱(去皮尖),款冬花2钱,五味子3钱,人参2钱。

功能主治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1钟半,加生姜5片煎,临卧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附余》卷五,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

《万氏家抄方》卷二:定喘化痰汤

药方名称定喘化痰汤

处方紫苏子(炒,研)1钱,半夏(汤泡7次)7分,甘草3分,白果5个(去壳,微炒),前胡1钱,杏仁(炒,去皮尖)1钱,栝楼仁(研)1钱,白茯苓1钱,陈皮(去白)1钱,桑皮(炒)1钱。

功能主治痰喘。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猜你喜欢

  • 调肝和血丸

    药方名称调肝和血丸处方当归8钱,白芍5钱,柴胡3钱(醋炙),香附4钱,薄荷3钱,丹皮4钱,栀子3钱(炒),郁金3钱,大黄4钱(炭),犀角1钱半,生地6钱,青皮2钱。制法共为细末,水打成丸,如绿豆大。功

  • 神效丸

    《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卫生家宝方》:神效丸药方名称神效丸处方黄栀子(来年者)大黄(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便秘结。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便秘不甚者用白汤下

  • 柴陈四妙汤

    药方名称柴陈四妙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苓、苍术、黄柏、防风、金银花、贝母、花粉、山栀。功能主治湿痰脚气,脉来弦数,白肿不红。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茶调香附散

    药方名称茶调香附散处方香附子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于木石臼内捣去皮毛,用清水或米泔浸1宿,取出控干,入无油锅内炒香熟,紫黑色为度,取出去火毒,碾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浓腊茶调下。

  • 款花贝母散

    药方名称款花贝母散处方款冬花、人参、半夏(姜制)、知母、贝母、甜葶苈(炒)、御米壳(蜜炒)、乌梅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喘嗽虚弱。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食后温服。摘录《

  • 冰黄膏

    药方名称冰黄膏处方黄连60克冰片0.9克麝香0.6克轻粉1.5克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

  • 臁疮阡张膏

    药方名称臁疮阡张膏处方香油4饭碗,乱头发4两,杉木皮3两(烧灰,研末),白占2两,麝香5分(研细)。制法先将香油熬将熟,入发熬化;次下杉木灰、白占熔化,后将余药投入滚化搅匀,以吁张纸入油内,收尽为度。

  • 桂枝乌苓汤

    药方名称桂枝乌苓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首乌3钱,茯苓3钱,砂仁1钱。功能主治中风,左半偏枯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中下寒,加干姜、附子。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 火枣散

    药方名称火枣散处方夜壶1个(内有人中白厚1寸以上者),红枣若干。制法以人中白将红枣填满,盐泥封固1寸厚,三钉架起,用火煅一日夜,取枣,加麝香少许,为末。功能主治肿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汤下。摘录《惠

  • 落花生粥

    《粥谱》:落花生粥药方名称落花生粥处方花生仁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花生仁与粳米共煮粥。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喜饮者。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食用。摘录《粥谱》《药粥疗法》引《粥谱》: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