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连枳壳汤

川连枳壳汤

症因脉治》卷三:川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壳汤

处方川连枳壳木通甘草大腹皮地骨皮

功能主治主脾实腹胀,肚腹肘热,肛门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症因脉治》卷三:川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壳汤

处方黄连枳壳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湿热痿软,身体重着,走注疼痛,首如裹,面壅肿,小便黄赤,手足发热,小筋弛长,脉沉而数,积热在里。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猜你喜欢

  • 枣汤

    药方名称枣汤处方枣(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斤,甘草(炙)三斤。炮制上三味一处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胁肋胀满,不美饮食。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食。

  • 养正丹

    药方名称养正丹别名交泰丹处方水银、硫黄(研细)、朱砂(研细)、黑锡(去滓.称.与水银结砂),各一两。来源出宝林真人谷伯阳《伤寒论》中。炮制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锡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

  • 定搐化风锭

    药方名称定搐化风锭处方活蝎子40个,桔梗3钱,黄连3钱,蝉蜕5钱,甘草3钱,防风5钱,羌活5钱,大黄5钱,僵蚕5钱,法半夏5钱,麻黄5分。制法先将药料串碎,再将活蝎子用烧酒渍,放在碾上串碎。用药末将活

  • 颠茄酊

    药方名称颠茄酊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酊剂。性状为棕红色或棕绿色的液体;气微臭。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颠茄浸膏的[制法]项下制得稠膏,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加85%乙醇适量,并用水稀释,使含生物

  • 槐花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槐花汤药方名称槐花汤处方槐枝花。功能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熬煎汤,以手熏之,及热后,将瓦松擦之,过一会以水洗之,又熏又擦,每日3-5次,不过2-3日全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治痘

  • 琼珠膏

    药方名称琼珠膏处方粟壳90克(去盖、筋、瓤)桑皮21克 贝母24克五味子15克玄参21克薄荷15克陈皮18克桔梗18克甘草12克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

  • 大消痞丸

    药方名称大消痞丸处方厚朴、枳实、木香、大黄、黄连、炙甘草、姜黄、黄芩、泽泻、砂仁。功能主治苦寒泄热。主热痞,烦渴溺赤。用法用量水为丸服。摘录《医钞类编》卷九

  • 疳积珍珠散

    药方名称疳积珍珠散处方肥厚左牡蛎5斤,好香醋7-8斤。制法上药将牡蛎用醋煅,以酥为度,放干净凉地土上去火气,拣起净肉,为极细末,收贮听用。功能主治小儿疳膨食积,面黄肌瘦,且生翳障。用法用量每岁1分,每

  • 扑汗方

    《魏氏家藏方》卷四:扑汗方药方名称扑汗方处方牡蛎蛤粉制法牡蛎研粉,加入好蛤粉三分之一。功能主治治诸汗。用法用量用纱帛包裹,扑汗处,以频扑为佳。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扑汗方药方名称

  • 黑蒲黄散

    药方名称黑蒲黄散处方蒲黄(炒黑)阿胶(炒)当归川芎白芍(炒)热地 生地(炒)丹皮荆芥(炒黑)地榆(炒黑)香附(醋炒)棕灰血余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用法用量上研为末,水煎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