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恒山甘草汤

恒山甘草汤

《肘后方》卷三:恒山甘草汤

药方名称恒山甘草汤

处方常山9克甘草4.5克

制法上药二味,叹咀。

功能主治治疟疾。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加酒适量,煎至200毫升,疟发前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补。

摘录《肘后方》卷三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千金》卷七:恒山甘草汤

药方名称恒山甘草汤

别名恒山散、常山

处方常山2两,甘草1两半。

功能主治寒热诸疟,发作无常,心下烦热。风毒脚气,寒热日再三发。

用法用量恒山散(《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杨氏家藏方》)、常山散(《儒门事亲》卷十二)。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甘草汤”。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恒山善去浊湿痰垢,甘草解毒和中,毒湿蠲除而脚弱自愈,乌有寒热之患乎?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千金》卷七

猜你喜欢

  • 大戟洗汤

    《千金》卷八:大戟洗汤药方名称大戟洗汤处方大戟、苦参等分。功能主治中风发热。用法用量上为末,以药半升,白酢浆1斗,煮3沸,适寒温洗之,从上而下,寒乃止。小儿用药3指撮,浆水4升煮洗之。各家论述《千金方

  • 附子丁香散

    药方名称附子丁香散处方白术5钱,甘草3钱,附子(炮)1两,干姜(炮)5钱,丁香5钱,肉豆蔻5钱。功能主治翻胃恶心吐逆,脏冷泄泻等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空心服

  • 降生散

    药方名称降生散处方苍术(制)2钱,枳壳1钱,桔梗1钱,陈皮1钱,杨芍1钱,白芷1钱,川芎1钱,当归1钱,肉桂5分,干姜5分,厚朴5分,半夏5分,茯苓5分,木香5分,杏仁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制法上

  • 久近烂脚膏

    药方名称久近烂脚膏处方芦甘石1钱,冰片5厘,乳香5分,没药5分,川连5分,煅象皮5分,九一丹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用雄猪油熬化调摊油纸上。功能主治久近烂脚。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大生要旨·续编》

  • 柴胡清胆汤

    药方名称柴胡清胆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甘草、竹茹。功能主治少阳外感,呕吐苦水。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腋臭散

    药方名称腋臭散处方密陀僧240克 枯矾60克功能主治敛汗,除臭。治腋臭,手脚多汗。用法用量治疗腋臭时,用药粉干扑两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热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后蘸药挟于腋下,变凉为度,此法每周二次。手足

  • 多妙汤

    药方名称多妙汤处方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清热化湿。主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

  • 麻黄浴汤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婴孺方》:麻黄浴汤药方名称麻黄浴汤处方麻黄30克苦参30克石膏60克滑石60克大黄150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发热腹满。用法用量用水4升,煎至2升,去滓放温,外用洗浴,先

  • 苦酒白丸

    药方名称苦酒白丸处方女萎2两,半夏(洗)2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去头)1两。制法上为末,和以10年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赤白滞下,肠已滑,日数十行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1日3次

  • 解表二陈汤

    药方名称解表二陈汤处方二陈汤1贴加紫苏叶5分,麻黄5分,杏仁5分,桑白皮5分,紫菀5分,贝母5分,桔梗5分。功能主治哮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