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承气丸

承气丸

《圣惠》卷十八:承气丸

药方名称承气丸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别研),枳实1分(麸炒令黄色),川芒消2两,大麻仁1两(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病,若10余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未利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承气丸

药方名称承气丸

处方大黄(锉,炒)3分,郁李仁(汤浸去皮,研)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朴消(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时气、温热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未利再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家塾方》:承气丸

药方名称承气丸

处方大黄8钱,消石12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满或燥屎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8分,以枳实厚朴汤送下。

摘录《家塾方》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承气丸

药方名称承气丸

处方大黄半斤,粉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黑糖为丸,如肥皂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伤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汤送下。泻下4-5次后,用陈米汤补正。如恐脾胃受伤,接服橘饼扶脾丸。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肘后方》卷二:承气丸

药方名称承气丸

别名调气丸

处方大黄2两,杏仁2两,枳实1两,芒消1合。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伤寒、时气、温病,10余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调气丸(《圣惠》卷十六)。

摘录《肘后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禹功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药方名称禹功散处方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用法用量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或加木香

  • 大固阳汤

    《世医得效方》卷八:大固阳汤药方名称大固阳汤处方附子10克(炮)白术干姜各5克木香3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主脱阳证。或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或伤寒新愈误行房事,小腹紧痛,外肾

  • 椒朴丸

    《苏沈良方》卷四:椒朴丸药方名称椒朴丸处方汉椒(去目)厚朴(去粗皮,锉)茴香青盐(淘去沙土,取浮)各60克制法上药以水1.2升,煮令干,焙燥,捣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胃健脾。治脾胃虚冷,

  • 二贤汤

    《百一选方》卷五:二贤汤药方名称二贤汤处方橘红120克 炙甘草30克功能主治化痰理气,健脾消滞。主痰阻气滞,食后胸满。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白汤调服。摘录《百一选方》卷五《百一》卷五:二贤汤药方名称二贤汤

  • 防桂术苓散

    药方名称防桂术苓散处方白术5钱,茯苓5钱,防风5钱,巴戟天3钱,肉桂1钱,桂枝8分,天花粉2钱,黄耆2钱。功能主治理肺肾脾胃之气,兼以散邪。主风寒湿邪犯于三焦而致痹证,一身上下尽痛,有时而止,痰气不清

  • 化食丸

    药方名称化食丸处方厚朴、草果、砂仁、山楂、麦芽、神曲、干姜、陈皮、良姜各等分,炙草减半。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饮啖生冷水果、油腻难化之物,留积胃脘作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热淡盐汤送下。摘录《

  • 舒经汤

    药方名称舒经汤别名五痹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处方片子姜黄120克甘草羌活各30克白术海桐皮当归赤芍药各6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治臂痛,下肢关节筋肉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

  • 藕羹

    药方名称藕羹处方藕250克(去皮,薄切)薄荷一握莼菜250克 豉50克功能主治治心中烦热,狂言目眩。用法用量上药以水浓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饱食之,饥即再作食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 槐花当归散

    药方名称槐花当归散处方槐花(炒)4两,何首乌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甘草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眼目血灌瞳人,如火眼睑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米泔调下。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麻黄人参芍药汤

    药方名称麻黄人参芍药汤别名麻黄桂枝汤(《兰室秘藏》卷中)。处方人参麦门冬各0.9克桂枝当归身各1.5克麻黄炙甘草白芍药黄耆各3克五味子2个功能主治治气阴两虚,外感寒邪,致患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上药哎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