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来复汤

来复汤

辨证录》卷九:来复汤

药方名称来复汤

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术3钱,天花粉3钱,远志1钱,甘草1钱,黄连3分,麦冬1两,陈皮3分,苏叶1钱5分。

功能主治补肺气,兼补胃土,于胃中散邪。主昼夜诵读不辍,眠思梦想,劳瘁不自知,饥饿不自觉,内伤于肺,遂至感入风邪,咳嗽身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衷中参西》上册:来复汤

药方名称来复汤

处方萸肉(去净核)2两,生龙骨(捣细)1两,生牡蛎(捣细)1两,生杭芍6钱,野台参4钱,甘草(蜜炙)2钱。

功能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愈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临床应用1.痰喘:赵臾,年六十三岁,子仲冬得寒证,痰喘甚剧。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生石膏,为其脉弱,俾预购补药数种备用。服药后,喘息稍愈,再诊其脉微弱益甚,遂急用净萸弱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野台参四钱,生杭芍三钱为方,皆所素购也。煎汤甫成,此时病人呼吸俱微,自觉气息不续,急将药饮下,气息遂得接续。

2.元气暴脱:李某某,年五旬,骤然眩晕不起,周身颤动,头上汗出,言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急投以净萸肉一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继将萸肉改用一两,加生山药八钱,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参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香散药方名称参香散处方人参、山药、黄蓍(制)、白茯苓(去皮)、石莲肉(去心)、白术(煨),各一两;乌药、缩砂仁、橘红、干姜(炮),各半两;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

  • 断根丸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断根丸药方名称断根丸处方龟版(童便浸七日,酥润炙黄,研末)槐花(净)桦皮(煅)各等分(1方加木香)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功能主治主梅毒。用法用量酒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疮

  • 金枪丹

    药方名称金枪丹处方嫩老鼠(未生毛者)不拘多少,韭菜根与老鼠一般多。制法石臼捣烂,入嫩石灰末于内,掺于为饼为度,阴干。功能主治生肌住痛,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用时以刀刮药末敷伤处,布包裹。摘录《古今医鉴

  • 参贝散

    药方名称参贝散处方沙参1钱,贝母1钱,桔梗1钱,西河柳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清金养肺。主痘后出麻疹。摘录《麻疹全书》卷三

  • 痢疾万应丸

    药方名称痢疾万应丸处方茅苍术(米泔水浸,陈土炒焦)3两,杏仁霜(去油净)2两,生大黄(炒)1两,炒大黄1两,羌活(炒)2两,川乌(去皮,面包煨透)1两5钱,生甘草(炒)1两5钱,一方有乌药,无川乌。制

  • 安神代茶饮

    药方名称安神代茶饮处方龙齿3钱(煅),石菖蒲1钱。功能主治宁心安神。主心经病。用法用量水煎,代茶。各家论述方中石菖蒲入心、脾经,具开窍安神之作用,《本经》称本药可“开心孔,补五脏”;龙齿归心、肝经,可

  • 加味导赤散

    《医方考》卷六:加味导赤散药方名称加味导赤散处方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各等分。竹叶10片,灯心7根。功能主治痘疹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各家论述内热,故用生地黄;小便黄赤,故导以木通、竹叶、灯

  • 猪肺粥

    药方名称猪肺粥处方猪肺500克 大米100克薏苡仁50克 料酒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制法将猪肺制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成肺丁,同淘净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锅内,并放入葱、姜、食盐、味精、

  • 黑龙丸

    《急救仙方》卷六:黑龙丸药方名称黑龙丸处方明矾(枯)1分,池矾(枯)1分,南星(炮)2分,半夏(炮)2分,百药煎2分,五味子1分(米泔浸1宿),猪牙皂角1分(去皮弦),乌梅肉2分(焙干)。制法上为末,

  • 地连丸

    药方名称地连丸处方生地黄(取自然汁)1升,白藕(取自然汁)1升,牛乳1升。制法熬成青,炒黄连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甘辛降火。主中消,善食易饥,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而黄赤。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