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皮散

柏皮散

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引《广济方》: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老柏白皮120克乌梅肉60克(熬)细辛地肤子各120克

制法上四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雀目,至暮无所见者。

用法用量每次2克,食后用清酒调服,一日三至四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黄柏(蜜炙)1钱,榆蛀虫(炙干)1钱,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无名恶疮,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以盐浆水洗疮后,唾调药,纸花子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赤小豆1两,天南星(生用)1两,黄柏1两,土朱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热毒气,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成膏子,摊在纸上贴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黄柏末3分,细瓷末1分,甘草末1钱。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恶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干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老柏白皮4两,乌梅肉2两(熬),细辛4两,地肤子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雀目。

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食后清酒送下,1日3-4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

圣济总录》卷一八○:柏皮散

药方名称柏皮散

处方黄柏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燕口疮。

用法用量甑汗调和,涂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猜你喜欢

  • 槟陈饮

    药方名称槟陈饮别名槟陈汤处方山楂8分,青皮8分,草果8分,槟榔6分,枳实6分,半夏6分,柴胡6分,麦芽6分。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成疟。用法用量槟陈汤(《幼科证治大全》)。摘录《玉案》卷六

  • 乌头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乌头赤石脂丸别名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卷上)、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处方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附子7克(炮)干姜14克赤石脂14克制法上五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补胃饮

    药方名称补胃饮处方茯苓4两,人参3两,橘皮2两,生姜3两,薤白(切)1升,豉5合(绵裹),糯米2合。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胃气虚热,不能食,兼渴引饮。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6次温服,中间任食

  • 露蜂房熏方

    药方名称露蜂房熏方处方露蜂房5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乳痈结硬疼痛。用法用量以醋5升,煎至3升,倾于瓷瓶子内,乘热熏乳上,冷即再暖,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 乳香宽筋丸

    药方名称乳香宽筋丸处方乳香(别研)、没药(别研)、川乌(炮.去皮尖)、草乌(炮.去皮尖)、地龙(去土)、白牵牛(炒.锅内煮数沸),各半两。白僵蚕(炒),一钱。五灵脂(酒研.去砂石),七钱。何首乌(砂器

  • 健脾止汗汤

    药方名称健脾止汗汤处方炙耆5钱,潞党参3钱,白术2钱(土炒),茯神2钱,枣仁3钱(炒),龙骨2钱(煅),五味子5分(炒),归身1钱半(土炒),白芍1钱半(炒),元肉1钱半。功能主治妇人脾肺两虚,时常盗

  • 通瘀消炎汤

    药方名称通瘀消炎汤处方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炎止血。主精室瘀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 虎爪丸

    药方名称虎爪丸别名杀鬼丸处方虎爪(烧)3两,丹砂(细研,1作赤朱)1两,雄黄(研细)1两,蟹爪(烧)1两。制法上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入研者拌匀,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

  • 回浆散

    《种痘新书》卷十二:回浆散药方名称回浆散处方何首乌、白芍、炙耆、炙草、人参、白术、茯苓、淮山药、苡仁(或以苍术易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痘不收浆结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赤水玄珠》卷

  • 石膏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石膏散药方名称石膏散处方石膏60克龙齿30克犀角屑15克前胡15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