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枳实生姜汤

橘皮枳实生姜汤

金匮要略》卷上:橘皮枳实生姜汤

药方名称橘皮枳实生姜汤

别名橘枳姜汤(《金匮要略》卷上)、橘枳生姜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橘皮12克枳实2.5克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橘皮枳实生姜汤

药方名称橘皮枳实生姜汤

别名橘皮汤、橘皮生姜汤、治中汤

处方橘皮1斤,枳实3两,生姜半斤。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和胃化饮。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用法用量橘皮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橘皮生姜汤(《三因》卷九)、治中汤(《医部全录》卷一八三)。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橘皮枳实汤”,《医学纲目》引作“橘枳姜汤”,《准绳·类方》引作“橘枳生姜汤”。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直解》:气塞短气,非辛温之药不足以行之,橘皮枳实生姜辛温,同为下气药也。《内经》曰:病有缓急,方有大小。此胸痹之缓者,故用君一臣二之小方也。

2.《中国医学大辞典》:重用橘皮生姜之大辛大温者,散胸中之饮邪;积实之圆转苦辛者,泄胸中之闭塞。

3.《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均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之证。前者是肺气不利,饮停胸膈,重在停饮,故治宜宣肺化饮,而用茯苓杏仁;此方主治乃肺胃气滞,气阻饮停,重在气滞,治宜行气开郁。故方中以橘皮为君,行肺胃之气而宣通气机;臣以枳实,行气除满而利五脏;佐以生姜,散结气而降逆化饮。三者相合,行气开郁,和胃化饮,使气行痹散,胃气因和,而胸脘气塞之症自除。

临床应用咳嗽:何某,男,34岁。咳嗽已五年,久治未愈。西医认为支气管炎,屡用棕色合剂、青霉素等药;中医认为“久嗽”常用半夏露、麦金杏仁糖浆等,皆不效。细询咳虽久而不剧,痰亦不多,其主要症状为入夜胸中似有气上冲至咽喉,呼吸作声,短气,胃脘胸胁及背部均隐隐作痛,畏寒,纳减,脉迟而细,苔薄白。颇似《金匮》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症。乃以橘枳生姜汤加味治之。处方:橘皮12g,麸炒枳实9g,生姜15g,姜半夏12g,茯苓12g服药三剂后,诸症消退,胁背痛亦止。惟胃脘尚有隐痛,再拟原方出入,五年宿疾,基本痊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调血汤

    药方名称调血汤处方当归、白芍、枳壳、陈皮、黄连、大黄、广香、甘草、车前。功能主治痢疾,赤白相杂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金肺散

    药方名称金肺散处方锡灰1钱,汉防己2钱,郁金1钱半,砒黄2钱,半夏1钱半(汤洗7次)。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诸般喘嗽,急惊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小儿加减,食后煎猪肉汤调下,1日2次。摘录《宣明论》

  • 红雪散

    《卫济宝书》卷下:红雪散药方名称红雪散处方黄柏1两半,黄连1两半,黄丹3分(隔纸炒),轻粉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敛疮口,长肉主疮口溃后,烂肉、瘀脓日久不尽。用法用量外用。摘录《卫济宝书》卷下《圣惠

  • 大防风丸

    药方名称大防风丸处方防风(去芦头)2两半,山药2两半,甘草(炙)2两半,川芎1两半,蔓荆子1两半,香白芷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藁本(去土)1两半,天麻(去苗)1两,肉桂(去粗皮)1两,白附子(

  • 呼脓长肉比天膏

    药方名称呼脓长肉比天膏处方金银花1两,合欢皮1两,荆芥穗1两,白芷梢1两,赤芍药1两,当归尾1两,怀生地1两,皂角刺1两,番木鳖1两,蓖麻子1两,山慈姑1两,金线重楼1两,乌梅肉1两,土木鳖1两,紫苏

  • 安平饮

    药方名称安平饮处方桃仁2钱,红花2钱,山楂2钱,归尾2钱,益母草2钱。功能主治产后1-2日,肚腹绞痛,瘀血凝滞。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摘录《玉案》卷五

  • 还魂丹

    《幼幼新书》卷十三引郑愈方:还魂丹药方名称还魂丹处方麝香1字,蝎梢3-7个,朱砂2钱(别研),天南星1个(去心)。制法上各细研后,却入乳钵内再研,同重罗面少许,滴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中风,牙

  • 六皮四子汤

    药方名称六皮四子汤处方陈皮、青皮、腹皮、加皮、姜皮、茯皮、天花粉、苏子、卜子、甘草、葶苈子、车前子。功能主治发肚毒。用法用量原书云:服蠲毒流气饮三四服,并服本方。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 北地太守酒

    药方名称北地太守酒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

  • 巴豆线

    药方名称巴豆线处方芦荟2钱,巴戟2钱,雷丸2钱,六汗2钱,巴豆2两,白丝线4两(先脱脂)。功能主治痔瘘。用法用量将前4味煎水,至浓时浆衣线,蒸1次,然后同巴豆蒸1次备用。摘录《外科十三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