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煎丸

橘皮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博济》卷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2两(麸炒黄,捣罗为末,醋1盏半,于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成膏),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藿香(去茎)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萆薢半两,干姜(炮)半两,半夏1分(汤洗10遍,焙)。

制法上为末,入橘皮煎内捣200-3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劳,心腹积气,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橘皮丸(《普济方》卷二三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九龙丹

    《医学正传》卷六引丹溪:九龙丹药方名称九龙丹处方枸杞子金樱子山果子(又名山楂)莲肉 佛座须(即莲花心)熟地黄芡实白茯苓川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酒面糊为九,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滑精,精随溲溺而出。用法

  • 附子神曲丸

    药方名称附子神曲丸处方神曲1两,附子1两,诃黎勒1两,白豆蔻仁1两,荜茇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厚朴2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沉香半两,陈皮3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柴胡化滞汤

    《医学传灯》卷上:柴胡化滞汤药方名称柴胡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实、厚朴、山楂、杏仁、赤芍、陈皮。功能主治风温。喘渴多睡,四肢不收。用法用量便闭,加大黄。摘录《医学传灯》卷上《医学传灯》卷

  • 桑菊饮

    药方名称桑菊饮处方杏仁6克连翘4.5克薄荷2.4克桑叶7.5克菊花3克 苦梗6克甘草2.4克 苇根6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用法用量用水40

  • 真功丹

    药方名称真功丹处方大冰片0.3克 真熊胆3克(阴干,临用乳细末)炉甘石3克(用羌活煎汤,煅七次,飞去脚,晒干用)硼砂3克 牙消0.6克制法共乳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喉痛,及孕妇患喉症未破烂者。用法用量

  •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药方名称谷疸丸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用法用量每次

  • 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肉豆蔻散药方名称肉豆蔻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脐)、诃子皮,各二两;干姜(炮)、厚朴(去粗皮.姜炒)、

  • 连翘饮

    《类证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药方名称连翘饮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疏风

  • 倍榆散

    药方名称倍榆散处方五倍子、地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脱肛。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1钱,米饮调下。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芙蓉敷方

    药方名称芙蓉敷方处方芙蓉叶不拘多少。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腮颌肿痛,或破成疮。用法用量敷患处,以帛系定,日1换。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