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灵应膏

灵应膏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3两,白茯苓2两,真阿胶3两(炒)。

制法上共为细片,煎汁去滓,加炼蜜6两,熬至滴水成珠,入罐内水浸一夜,取起封好。

功能主治病后目昏,或妇人生育出血过多,精气不足,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3-5茶匙,或白汤、元眼汤、参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外科医镜》: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象皮6钱(切片),穿山甲6钱,男子发1两2钱,牛蒡草3两,血竭2钱,儿茶2钱,白胶香4钱(即芸香,去油,研末)。

制法上药用麻油2斤,将象皮、山甲、男发、牛蒡草煎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1斤,入炒飞黄丹8两搅匀,熬至滴水取丸不粘指为度,离火,再入血竭儿茶芸香等末搅匀,倾水中去火性。

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收口。主痈疽发背,及一切溃烂等疮。

用法用量临用重汤炖摊。

摘录外科医镜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灵应膏

药方名称灵应膏

处方蓖麻子(去壳,研)1两,当归(洗,焙,切)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郁金(锉)1两,香白芷(锉)1两,草乌头(炮制,去皮脐)1两,甘草(锉,炒)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锉)1两,自然铜(火煅,醋淬,研)1两,白僵蚕(取末)1两,苏枋木(锉)1两,白及(锉)1两,白蔹(锉)1两,黄丹6两,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麻黄(去根节)半两,天南星(锉)半两,沥青(别研)半两,定粉(别研)半两,葱白10茎,麻油2斤。

制法上件除没药乳香、黄丹、僵蚕外,将余药入油内,熬令诸药赤黑色,然后滤去诸药。次将没药等四味研令极细,徐徐下入油内,用槐、柳枝各十条,长五六寸,不住搅之,渐加火,熬令滴入水中不散,成膏子为度。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主诸般疮疖。

用法用量每遇患者,量痈肿大小,摊在纸花上贴之,日易1次。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鸡翅灰散

    药方名称鸡翅灰散处方鸡翅(左右俱用)不限多少(烧灰)。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阴疝肿缩。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 补青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补青丸药方名称补青丸处方菟丝子1斤(洗净,用酒浸3宿,炒,别杵末),熟干地黄(洗,焙)1斤,车前子(炒)半斤,枸杞子(拣净)半斤,地骨皮(洗净,去土)半斤,白茯苓(去皮)半斤,甘

  • 蟾宫丸

    药方名称蟾宫丸处方免2只(腊月8日刺血于漆盘内)。制法以细面炒熟和兔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胎毒,遇风寒即发痘疹,服此可免。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绿豆汤送下。每一儿食1剂。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

  • 加减金锁固精汤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金锁固精汤药方名称加减金锁固精汤处方豆蔻6克,五倍子6克,金樱子9克,海金沙9克,龙骨9克,牡蛎9克,焦白术12克,罂粟壳12克,竹叶3克。功能主治固肾涩精,健脾助胃。主肾气不

  • 侧柏丸

    《圣惠》卷七十九:侧柏丸药方名称侧柏丸处方侧柏1两(炙微黄),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续断1分,代赭1两半,牛角腮灰1两,当归1两(锉,微炒),龟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桑耳1两,

  • 四皮饮

    药方名称四皮饮处方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姜皮3克,生地12克,地肤子6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功能主治泄热消疹止痒。主风热挟湿

  • 冷风汤

    药方名称冷风汤处方防风、黄耆、茺蔚子、桔梗、五味子、细辛、大黄。功能主治胬肉攀睛,乍发乍起。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四

  • 湿疹膏

    药方名称湿疹膏处方青黛60克黄柏末60克 氧化锌620克 煅石膏末620克麻油620克 凡士林930克制法先将青黛入乳钵内研细,加入黄柏末研和,次加氧化锌研和,再加煅石膏研极细和,最后加入凡土林、麻油

  • 凉胃散

    药方名称凉胃散处方青黛半两,马牙消半两,大黄(蒸)半两,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多汗。用法用量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玉决》

  • 单骑溃围散

    药方名称单骑溃围散处方皂角末。功能主治急喉痹。用法用量醋调,厚敷肿处。摘录《喉科种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