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蔹丸

白蔹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

药方名称白蔹丸

处方鹿茸(醋蒸,焙)60克白蔹金毛狗脊(燎去毛)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济生》卷六:白蔹丸

药方名称白蔹丸

处方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黄),白蔹3分,狗脊半两(去毛)。

制法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漏下白色不绝,室女冲任虚寒。

用法用量《济生》本方用法: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鹿茸扶阳御寒,以壮督脉;狗脊补肾填精,以益肾元;白蔹专祛久遏之湿热,以清经脉也;醋煮艾汁丸之,温酒下,使湿热顿化,则寒郁自解,而督肾内充,带脉无不完复,何白带之淫溢不已哉!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济生》卷六

《圣惠》卷六十六:白蔹丸

药方名称白蔹丸

处方白蔹1两,黄耆1两(锉),木香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玄参1两,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斑蝥14枚(去头足翅翎,以糯米拌炒,令米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结肿有头,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白蔹丸

药方名称白蔹丸

处方白蔹3分,狼牙3分,雚芦3分,桃花3分,贯众3分,橘皮2分,芜荑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三虫。男子病大腹面黄,欲食肉;或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

用法用量旦以浆水服1剂。日中乃食,立下。服此药下赤虫如笋茎者1尺所,有头目100余枚,病愈。

注意宿勿食;妊身妇人不得服之。

临床应用虫证:九江谢丘病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欲食肉,服此药下虫无头足,赤身,有口尾二百余枚得愈;九江陈昉病大腹烦满,常欲食生菜,服此药下白虫,大如臂,小者百余枚,立愈。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猜你喜欢

  • 升发二陈汤

    药方名称升发二陈汤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4.5克茯苓3克甘草15克 抚芎3克升麻防风柴胡各15克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功能主治治痰郁,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220毫升,煎至

  • 化息散

    药方名称化息散处方雄黄5分,枯矾5分,苦丁香3钱(鲜的取汁)(一方加轻粉、细辛,犬胆调)。功能主治鼻息、鼻痔。用法用量上为末。调稀,搽在患处。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谷精夜明散

    药方名称谷精夜明散处方谷精草2钱,夜明砂1钱。功能主治雀目,鸡盲。用法用量上为末,甘菊汤调服。摘录《医级》卷八

  • 茯菟圆

    药方名称茯菟圆处方菟丝子五两(一本作十两),白茯苓三两(一本作五两),石莲子(去壳)二两(一本作三两)。(一本有辽五味子去梗,七两)炮制上为细末,酒(一本用淮山药六两)煮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蓝药膏

    药方名称蓝药膏处方青黛15g,海螵蛸68g,石膏末125g,冰片3g,凡士林936g。制法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唾调散

    药方名称唾调散处方五味子末功能主治治风毒流行,谷道生泡,痒而复痛。用法用量津唾调抹。备注方中五味子《普济方》卷三○一作“五倍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

  • 川连枳桔汤

    药方名称川连枳桔汤处方枳桔汤加川连、橘皮。功能主治热积胸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颠茄酊

    药方名称颠茄酊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酊剂。性状为棕红色或棕绿色的液体;气微臭。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颠茄浸膏的[制法]项下制得稠膏,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加85%乙醇适量,并用水稀释,使含生物

  • 惊搐散

    药方名称惊搐散处方潞党参4.5克白术3克(土炒)茯神3克 蔻米1.5克(研)法夏3克 枣仁3克(炒)归身3克川芎1.5克(炒)冬虫草1.5克橘红0.9克 制草1.5克大枣1枚(烧黑)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

  • 附子四逆汤

    药方名称附子四逆汤处方炮附子半两,炮姜半两,白术1两,甘草3钱,桂7钱。功能主治伤寒寒结膀胱,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主脉沉,客脉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