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耳底散

耳底散

药方名称耳底散

别名耳底白龙散

处方枯矾3钱4分,黄丹3钱4分,青花龙骨3钱4分,麝香7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杀菌消炎。主耳内肿痛流脓水;耳膜炎。

用法用量耳底白龙散(原书吉林方)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猜你喜欢

  • 透膈汤

    药方名称透膈汤处方木香白豆蔻 缩砂仁槟榔枳壳厚朴半夏青皮陈皮甘草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胀,呕逆痰涎,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400毫

  • 致和汤

    药方名称致和汤处方北沙参12克枇杷叶(去毛)9克 鲜竹叶9克 生甘草1.8克 生扁豆12克 陈木瓜3克 金石斛12克麦冬9克陈仓米12克功能主治治霍乱后,津液不复,喉干舌燥,小水短赤。用法用量水煎服。

  • 旋复代赭汤

    药方名称旋复代赭汤别名旋复代赭石汤(《普济方》卷一二七)、代赭旋复汤(《医方集解》)。处方旋复花9克人参6克 代赭石12克甘草9克(炙)半夏9克(洗)生姜10克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降逆化痰,益气和

  • 琥珀饮

    《普济方》卷一四三:琥珀饮药方名称琥珀饮处方琥珀1两,芒消1两,甘草1两,滑石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太阳病,热结下焦,小便不利,或便血赤黄杂出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匙,沸汤和服。小便少顷便通快。摘录

  • 经验散

    《朱氏集验方》卷十:经验散药方名称经验散处方香附子(半生、半炒)、代赭石。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白汤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医略六书》卷三十:经验散药方名称经验散处方桑皮1两半,前胡

  • 吹耳红棉散

    药方名称吹耳红棉散处方胭脂(炒炭)3钱,龙衣(炒炭)1钱,麝香1分5厘,陈皮(炒炭)2钱,枯矾2钱,冰片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排毒消肿,燥湿止痛。主内耳肿痛,流水流脓。用法用量先用药棉卷净耳孔

  • 血郁汤

    药方名称血郁汤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牡丹皮赤曲 川通草穿山甲降真香苏木山楂肉大麦芽(炒,研)各3克红花2.1克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胸胁不宽

  • 发补丹

    药方名称发补丹处方紫河车(酒洗,净,炙)2钱,乳香(去油)9分,山甲(土炒)1钱,人参3钱,生附子(去皮尖)3钱,蚵皮(炙用)1钱(即青蛙、田鸡之干也),晕死鸡(煅成灰)5分,元米(和参附一处炒黄)1

  • 麻黄白术汤

    《直指》卷十二:麻黄白术汤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汤处方麻黄(去节)、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梗、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感风发疟。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细辛、

  • 宣气汤

    药方名称宣气汤处方白术郁李仁葶苈桑白皮炙甘草赤茯苓陈皮川芎当归白芍生地功能主治治产后浮肿,由于水气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妇科玉尺》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