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良姜汤

良姜汤

仁斋直指》卷五: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良姜 辣桂各30克半夏(制)23克木香当归厚朴(制)各15克甘草(炒)7.5克

制法上药研粗散。

功能主治治冷气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五

全生指迷方》卷二: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两(锉碎,炒),官桂1两(去皮),当归(去芦头)1两(锉,炒),干姜1块(炮),人参1两(去芦),吴茱萸7钱半(炒),白茯苓1两,附子半两(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阴寒积冷,心腹大痛,呕逆恶心,手足厥冷,心胸不快,腰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经验良方》: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良姜、小茴香桂枝橙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虚腹痛,食难化者。

用法用量水煎,或为泡剂,或为散药。

摘录《经验良方》

《鸡峰》卷十一: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干姜、真良姜(油焙紫色,水洗,去油)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痛,腹痛,久疟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白汤点服,温酒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一

《直指》卷五: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良姜1两,辣桂1两,半夏(制)3分,木香半两,当归半两,厚朴(制)半两,甘草(炒)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冷气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4片,用水1大盏,煎6分,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五

方出《圣惠》卷七十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十: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两,蓬莪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中恶,忽然心腹刺痛,闷绝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十

《疝症积聚编》: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良姜5分,当归3分,桂枝3分,厚朴2分,附子2分。

功能主治诸疝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疝症积聚编》

《鸡峰》卷十四:良姜汤

药方名称良姜汤

处方厚朴、良姜、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伤冷,心腹大痛,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四

猜你喜欢

  • 附桂紫金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附桂紫金膏药方名称附桂紫金膏处方当归1两,胡椒1两,川牛膝1两,侧柏(生)1两,灵仙1两,柳枝1两,槐枝1两,艾把1两,木鳖子1两,官桂1两,川附片1两,木瓜1两,干姜1两,白

  • 赤茯苓丸

    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赤茯苓丸药方名称赤茯苓丸处方赤茯苓12分,汉防己8两,芍药10分,槟榔仁12分,甘草8分(炙),郁李仁10分,枳实8分(炙),(春着大黄14分,

  • 木香导气丸

    药方名称木香导气丸处方木香乳香丁香八角茴香川楝子(去核)破故纸胡芦巴荆三棱香附子甘草各30克杜仲15克制法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男子小肠气疼,一切气积,以及下元虚冷,脾胃不和。用法

  • 吹鼻点头散

    药方名称吹鼻点头散处方细辛(去苗叶)1分,高良姜1分,瓜蒂1分,消石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新汲水满含一口,搐药半字入鼻中。良久即定。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 鹿角酒

    药方名称鹿角酒处方鹿角1枚(长5寸),酒2升。功能主治腰痛暂转不得。用法用量上烧鹿角令赤,纳酒中浸1宿,饮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梅师方》,名见《饮膳正要》卷二

  • 柽叶散

    药方名称柽叶散别名独圣散处方西河柳。制法青茂时采叶,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发热6-7日以后,明是疹子却不见出者。用法用量独圣散(《麻科活人》卷二)。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鲤鱼贴

    药方名称鲤鱼贴处方鲤鱼1枚(去骨,切肉作片)。功能主治小儿木舌长大。用法用量上1味,将鱼肉贴于舌上,以线系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甘草煎

    药方名称甘草煎处方甘草(炙,为末)半两,猪膏4两,白蜜2两,黄连(去须,为末)1两。制法上药先煎脂令沸,去滓,下蜜并药等,慢火熬成煎。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含咽津。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

  • 六和定风散

    药方名称六和定风散处方苍术4两,草乌2两,杏仁1两1钱(去皮尖),当归4钱,牛膝4钱,乳香1钱,没药1钱。制法以生姜捣自然汁1碗,胡葱捣自然汁1碗浸苍术,待苍术泛白,晒干,又加去节麻黄末1两。功能主治

  • 参术举胎饮

    药方名称参术举胎饮处方当归、地黄、川芎、芍药、炙草、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生姜。功能主治妊娠常欲小便,溺滴不出。摘录《顾氏医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