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葱汤丸

葱汤丸

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南星末2钱匕,白附子末2钱匕,滑石末2钱匕,朱砂末2钱匕,全蝎10个,轻粉1钱匕,麝香少许,粉霜半钱匕,巴豆14个(去皮心膜,出油)。

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积,食积,潮热烦躁,面赤,气喘腹胀。

用法用量若作珍珠丸,加朱砂为衣。每服5-7丸,葱白薄荷汤临睡时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

《卫生总微》卷五: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天南星(炮裂,为末,炒)1钱,蝎梢1分(微炒),半夏1分(汤洗7次),寒水石(煅熟,为末)1分,朱砂半钱(水飞),僵蚕(炒去丝嘴)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发搐,痰盛壅热。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烧葱白泡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得效》卷十二:葱汤丸

药方名称葱汤丸

处方巴豆35粒(用水浸1宿,五更初去水,后去皮壳、心膜,不去油,另研),轻粉半钱,滑石5钱,鹰粪5钱。

制法上为末,研饭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积滞。

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每用3丸;以上者4丸;未效,再加数丸。膈上有涎,或吐亦无妨。春季,灯心汤送下;夏季,苏盐汤送下;秋季,苏汤送下;冬季,葱白汤送下;初生儿以1粒放口中,乳汁送下。

如有虫,用苦楝皮少许,甘草2寸煎汤,五更初,先将化虫药服了,后用此取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

猜你喜欢

  • 楮皮汤

    《圣惠》卷八十八:楮皮汤药方名称楮皮汤处方楮树白皮(锉)1合,赤小豆1合,赤茯苓1两(锉)。制法上药和匀。功能主治小儿水气,肿满不消。用法用量每取1分,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1日3-4

  • 葳蕤汤

    药方名称葳蕤汤处方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芎藭甘草青木香各6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0.3克代之)石膏9克制法上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宣肺解表。治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

  • 乌茜汤

    药方名称乌茜汤处方煅乌贼骨15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5克,继木15克,蒲黄炭(包)10克,槐花炭50克,荠菜50克,马齿苋5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凉血散瘀,固摄止血。主胞宫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

  • 赤荆散

    药方名称赤荆散处方赤土、荆芥。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牙宣。用法用量揩齿上,以荆芥汤漱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参麦茯苓粥

    药方名称参麦茯苓粥处方真人参1钱,白茯苓6钱,麦冬,5钱(去心)。制法共为末。功能主治津液不足,及邪盛正虚。用法用量同白粳米1钟熬成粥。先以盐汤漱口,再食粥。摘录《喉科心法》卷下

  • 法制青皮

    药方名称法制青皮处方青橘皮1斤(浸去苦味,瓤,拣净),白盐花5两,炙甘草6两,茴香4两。制法以甜水1斗煮之,不住搅,勿令着底,候水尽,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茴,只取青皮密收用。功能主治醒酒,益胃,消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药方名称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

  • 加减五积散

    《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经验秘方》:加减五积散药方名称加减五积散处方陈皮3两(去白),桔梗6两(去芦),枳壳3两(去瓤),苍术(洗去皮,泔浸1宿)12两,白芍药1两半,白芷1两半,川芎1两半,当归(去

  • 凉胎饮

    药方名称凉胎饮处方生地 芍药各6克黄芩当归各3~6克 生甘草2.1克枳壳石斛各3克茯苓4.5克功能主治凉血安胎。治妊娠火盛,逼血妄行,卒然下血,胎动不安者。用法用量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

  • 丁矾散

    药方名称丁矾散处方枯矾1钱,丁香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泻不止。用法用量黄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