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养胃汤

藿香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白术茯苓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薏苡仁(炒)半夏人参各15克荜澄茄甘草(炙)各11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四肢痿弱,不能行立,遂成痿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三因》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别名养胃汤

处方藿香半两,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神曲(炒)半两,乌药(去木)半两,缩砂仁半两,薏苡仁(炒)半两,半夏曲半两,人参半两,荜澄茄3钱半,甘草(炙)3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虚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阳明虚,宗筋无所养,遂成痿躄。阳明经虚,不荣肌肉,阴中生疮不愈。

用法用量养胃汤(《嵩崖尊生》卷十三)。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胃虚气滞,挟寒湿下注阴中,经久不化,故阴内生疮不愈焉,霍香温中开胃,人参补气扶元,白术健脾燥湿,夏曲燥湿醒脾,茯苓渗湿气,神曲消滞气,乌药散浊气,荜拨温寒气,米仁健脾渗湿气,甘草和胃温中气,砂仁醒脾调胃气,姜、枣调和营气以振血气也。水煎温服,使脾胃调和则寒湿自化,而子室肃清,何阴内生疮之足患哉。

摘录《三因》卷九

《万氏家抄方》卷二: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制)1钱,苍术(米泔水浸炒)1钱,甘草(炙)5分,半夏(姜汁制)1钱5分,白术1钱2分。

功能主治胃气不和作呕,及冬月胃受寒冷,呕吐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5片,煎8分,通口服。

元气虚者,加人参1钱,干姜(炮)1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猜你喜欢

  • 神术汤

    《阴证略例》:神术汤药方名称神术汤别名神术散(《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处方苍术(制)60克防风60克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冷。发热恶寒,无汗,脉浮而紧,

  • 戊戌酒

    药方名称戊戌酒处方黄狗1只 曲米适量制法用1只黄狗肉煮糜,连汁和曲米,酿酒。功能主治大补元阳。适用于阳痿、精液清冷症、腰膝冷痛、小便清。用法用量不拘时,频饮之。注意本品大热,阴虚及无冷病人,不宜饮服。

  • 加减六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六物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山药1钱5分,人参1钱,茯苓1钱,藿香5分,豆蔻4分,姜炭4分,扁豆2钱,陈皮3分,炙甘5分,姜2片。功能主治产后痛已除而呕不止,不纳谷者。用法用量呕止,去豆

  • 竹茹膏

    药方名称竹茹膏处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杏仁20粒(去皮、尖)制法上药人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功能主治治黄泡热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疮上。摘录《

  • 地仙酒

    《寿亲养老新书》:地仙酒药方名称地仙酒处方肉苁蓉35g 炮附子35g木鳖子50g天南星30g 白附子30g覆盆子30g菟丝子30g赤小豆30g骨碎补30g何首乌30g 炙川乌10g 炙甘草10g 川椒

  • 接补消肿膏

    药方名称接补消肿膏处方耳草叶、雪里开、水圹叶、乌苞叶、紫金皮。制法上为末,以鸡子清入桐油少许调匀。功能主治打扑伤损,跌磕刀斧等伤,及虎伤、獐牛咬伤。用法用量敷贴。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 敷疔散

    药方名称敷疔散处方真珠5分,冰片2分,牛黄3分,孩儿茶1钱,血余1钱,黄柏1钱。制法上为末,加血余再研。功能主治痘疔。用法用量外敷。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 臭黄膏

    《圣惠》卷六十五:臭黄膏药方名称臭黄膏处方臭黄半两(研),乱发半两(烧灰),芜荑半两,硫黄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吴茱萸半两,粉脚半两(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疮疥癣,

  • 五味沙棘散

    药方名称五味沙棘散处方沙棘膏180g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甘草90g栀子6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深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甘而苦、涩。炮制以上五味,除沙棘膏、白葡萄干外,其余木香等三味粉

  • 洞天鲜草膏

    药方名称洞天鲜草膏别名洞天膏、洞天嫩膏处方壮年头发1斤,活牛蒡1斤,甘菊1斤,苍耳根叶1斤,金银藤1斤,马鞭草1斤,仙人对坐草鲜草1斤,白芷半斤,甘草半斤,五灵脂半斤,当归半斤。制法先用壮年头发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