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蟾蜍膏

蟾蜍膏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蟾蜍膏

药方名称蟾蜍膏

处方蟾蜍1个(去头用),石硫黄(别研)半两,乳香(别研)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露蜂房1个(烧灰用)。

制法上为末,用清油1两,调药末,入瓷碗盛,于铫子内重汤熬,不住手搅,令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疮肿、痈疽、瘰疬等疾,经月不愈,将作冷瘘。

用法用量绢上摊贴之,候清水出,更换新药。疮患甚者,厚摊药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三因》卷十五:蟾蜍膏

药方名称蟾蜍膏

处方虾蟆1个,乱发1块(鸡子大),猪脂油1斤。

制法同煎二物略尽,滤去滓,凝如膏。

功能主治附骨疽。久不愈,脓汁败坏,或骨从疮孔出。

用法用量贴之。凡欲贴疮,须先以桑白皮、乌豆煎汤,淋洗,拭干,以龙骨煅为粉,掺疮四边令易收,然后方用贴药。

摘录《三因》卷十五

猜你喜欢

  •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卷三:青蒿鳖甲汤药方名称青蒿鳖甲汤处方青蒿6克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知母6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养阴透热。治温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用量

  • 连蒲散

    药方名称连蒲散处方黄连蒲黄(炒)各3.6克黄芩当归生地黄枳壳(麸皮炒)槐角芍药川芎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肠止血。治血分有热,大便下血。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酒毒,加青

  • 加味术桂汤

    药方名称加味术桂汤处方白术1两,肉桂1钱,甘草1分,人参2钱,丁香1钱。功能主治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上假热而下真寒,致1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

  • 扶老理中散

    药方名称扶老理中散别名理中汤处方人参5两,干姜6两,白术5两,麦门冬3两(去心),附子3两(炮),茯苓3两,甘草5两(炙)。制法上为散。临病煮取三合,白汤饮和方寸匕,一服不效又服。作丸长服亦得,炼蜜为

  • 罂粟膏

    药方名称罂粟膏处方罂粟花15朵(无花,以壳代之)麻油120克 白蜡9克轻粉(研细末)6克制法将罂粟花用油煎枯,过滤,入白蜡熬化,待四周将凝时,下轻粉末,搅匀。功能主治治汤火伤,皮肉损烂,痛苦焮热,起泡

  • 斑龙固本丹

    药方名称斑龙固本丹处方人参(去芦)2两,干山药2两,怀生地黄2两,熟地黄(酒蒸)2两,天门冬(去心)2两,菟丝子(酒煨,捣饼,焙干)4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巴戟(酒浸,去心)2两,甘枸杞子2两

  • 二陈汤加味

    药方名称二陈汤加味处方清半夏15克,云茯苓12克,广陈皮10克,胆草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白芥子3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化痰。主痰结颈部,痰火内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加减柴胡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加减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减柴胡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钱半,枳壳钱半(炒),牡蛎3钱,半夏1钱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痞硬,脉弦数者。用法用量水煎

  • 鄂诸小金丹

    药方名称鄂诸小金丹处方晚蚕砂(炒熟)、草乌头(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未,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汤送下。多则麻人。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枳实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枳实散药方名称枳实散处方枳实30克(麸炒令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干姜15克(炮制,锉)白术22.5克 桂心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桔梗22.5克(去芦头)木香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