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肌散

补肌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 地松青蒿苍耳赤芍药(水煎取汁)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

制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90克,更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鸡峰》卷二十二: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五叶草半两,木鳖子半两,雄黄半两,黄丹半两,狗头灰1两,蜘蛛(大者)2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脓水不止,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荞面1两,裹药末烧烟尽为度。细研为末,掺在疮口。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点椒5钱,兽脑骨2钱,红内消2钱,白芷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生肌,疗伤齿。主跌扑闪挫伤齿。

用法用量掺即安。或已落,有血丝未断,掺齿龈间,亦可复牢。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金鉴》卷八十八:补肌散

药方名称补肌散

处方地黄苗5两,地菘5两,青蒿5两,苍耳苗5两,赤芍药(水煎取汁)5两,生艾叶3合。

制法上五月五、七月七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3两,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血除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主因跌打砍磕而落去牙齿者。

用法用量凡有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约10日可愈,不肿不脓。

摘录《金鉴》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淡豆豉丸

    药方名称淡豆豉丸处方淡豆豉10粒巴豆1粒(略去油)制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备注

  • 狗骨涂敷方

    药方名称狗骨涂敷方处方狗颊连齿骨2两,煅铁屑2两,虎粪2两,鹿角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每用猪脂调,纳疮孔中,1日换5-6度。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参茸补肾丸

    药方名称参茸补肾丸处方远志2两,核桃2两,萸肉2两,巴戟肉2两,杜仲3两,楮实子2两,川牛膝2两,山药3两,贡桂1两,茯苓3两,川附子2两,沉香1两,故纸2两,寸芸3两,母丁香2两,菟丝子3两,熟地6

  • 诃子饮

    《重订严氏济生方》:诃子饮药方名称诃子饮处方诃子(去核)30克杏仁(泡,去皮、尖)30克通草7.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治久咳,语声不出者。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煨生姜(切

  • 冰片

    药方名称冰片处方冰片、生大黄(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摇几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暑疖,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

  • 归肾丸

    药方名称归肾丸处方熟地25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肉120克茯苓120克当归90克 枸杞120克杜仲(盐水炒)120克菟丝子(制)120克制法先将熟地熬成膏,余药共为细末。炼蜜同熟地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 贝齿膏

    药方名称贝齿膏别名贝齿汤处方贝齿4个(烧作末),葵子1升,石膏5两(研),滑石3两(研)。功能主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用法用量

  • 芍药栀豉汤

    药方名称芍药栀豉汤处方芍药当归栀子各15克 香豉2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烦不得眠。(失眠)用法用量每服30克,水煎服。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 花红散

    药方名称花红散处方龙骨(雪白,真者)1两,乳香半皂子大,粉霜半钱,光粉2钱,轻粉(用小平钱抄)半钱,麝香少许,脑子少许,黄丹(逐旋入,看颜色粉红即止)。功能主治恶疮。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 白蓝脂方

    药方名称白蓝脂方处方白蓝(即白蔹)1分,白矾1分(烧),石脂1分,杏仁半分(去尖皮)。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面黑似土,皯靤。用法用量鸡子和,夜涂面,明旦以井花水洗之。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