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虚损大泽兰丸

补虚损大泽兰丸

药方名称补虚损大泽兰丸

处方泽兰2两,紫石英(细研,水飞过)1两半,白石脂(细研)1两半,赤石脂(细研)1两半,石膏(细研,水飞过)1两半,龙骨1两半,牛膝(去苗)1两半,桂心1两,白薇1两,当归(锉,微炒)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茯苓1两,续断1两,白芜荑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芦头)1两,五味子1两,远志(去心)1两,薯蓣1两,白术1两,柏子仁1两,蛇床子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蒲黄1两,牡丹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细辛1两,芎?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诸虚损不足,羸瘦萎黄,月候淋漓,或时带下,头晕心烦,肢节少力。

用法用量《医方类聚》有白石英

摘录《圣惠》卷七十

猜你喜欢

  • 琥珀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琥珀丸药方名称琥珀丸处方琥珀30克(细研)没药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赤芍药30克 京三棱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虻虫30克(去姻、足,微炒)水蛭30克(炒令黄)制

  • 龙脑黄连膏

    《原机启微》卷下:龙脑黄连膏药方名称龙脑黄连膏处方黄连250克冰片3克制法先锉黄连令碎,以水750毫升,于瓷器中用文武火熬成150毫升,滤去滓,放薄瓷碗内;重汤炖成膏,约100毫升。功能主治泻火明目。

  • 回春散

    《古今医鉴》卷七:回春散药方名称回春散处方白矾3克 黄丹2.4克胡椒0.6克 焰消0.3克功能主治治阴冷。用法用量上药研细末,醋调,摊于手内,覆于外阴部。摘录《古今医鉴》卷七《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回

  • 虎头骨散

    《圣惠》卷五十二:虎头骨散药方名称虎头骨散处方虎头骨1两(涂酥,炙黄),牡蛎3分(炒转色),地骨皮1两,柴胡1两半(去苗),鳖甲1两(涂酥,炙黄,去裙襕),知母1两,桂心半两,川朴消1两。制法上为散。

  • 加减健脾阳和膏

    药方名称加减健脾阳和膏处方党参2两,于术1两5钱(炒),茯苓2两(研),枇杷叶2两(制,去毛),陈皮1两5钱,厚朴1两5钱(姜制),木香1两(研),草豆蔻1两5钱(研),三仙4两(炒黄),桔梗1两5钱

  • 生金凉血饮

    药方名称生金凉血饮处方金银花60克,白芍18克,麦冬18克,阿胶18克(烊化),沙参18克,甘草24克,僵蚕9克,芥穗9克,防风9克,木瓜9克,威灵仙9克,黄芩9克,丹皮9克,丹参9克,生首乌30克,

  • 调元固表汤

    药方名称调元固表汤别名调元固本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甘草、蝉退。功能主治痘疮表虚,收靥痂壳粘着皮肉不落者。用法用量调元固本汤(《医钞类编》卷十九)。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 玉真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玉真丸药方名称玉真丸处方龙骨(捣罗,水飞三遍,重研令细,去水干,入熟绢袋盛,缝合,置米下,炊一遍了,干后重研细)菟丝子(酒浸一宿,酒煮一宿,令烂,去酒捣烂,焙干为末)各250克鹿

  • 大茴香丸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大茴香丸药方名称大茴香丸处方茴香(炒)良姜 官桂各15克苍术(泔浸)30克制法上药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疝气。一核偏坠,或俱肿胀,或一核缩入小腹,痛不可忍,

  • 煅硼砂

    药方名称煅硼砂处方煅硼砂(月石)适量制法研为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治疗1次后,半小时内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者46例,好转及无效者各2例。用药后,可有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