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辰砂半夏丸

辰砂半夏丸

《卫生总微》卷十四: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局方》卷十: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半夏丸、杏医丸

处方五灵脂(微炒,用酒研飞,去砂土)1两,朱砂(研,飞)1两,葶苈(水淘净,晒干,别杵成膏)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杵成膏)半两,半夏(汤浸7次去滑,焙干)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药匀,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肺壅痰实,咳嗽喘息,胸膈痞满,心忪烦闷,痰涎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半夏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杏医丸(《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局方》卷十

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处方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半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3丸,煎麻黄汤送下,日3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三,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

《袖珍》卷一:辰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辰砂半夏丸

别名辰半丸

处方半夏1斤。

制法上药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瓷盆内,用净水洗,去粗滓,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将半夏粉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辰半丸(《国医宗旨》卷二)。

摘录《袖珍》卷一

猜你喜欢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

  • 搐鼻瓜蒂散

    药方名称搐鼻瓜蒂散处方瓜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气在头,偏头痛久不愈,服药及灸针不效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滴水徐徐出1昼夜,湿尽痛止为度。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 得命丹

    药方名称得命丹处方沉香5分,木香5分,乳香5分,丁香5分,苦葶苈5分,牙皂(微倍)3分,皂矾3分(生用),川芎5钱,巴豆(去油,少带油性)4钱。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无名肿毒,发背

  • 麻丸子

    药方名称麻丸子处方川当归(去苗,洗净)半两,桔梗(名布萝卜)半两,牛膝半两(不用酒浸),骨碎补2两(去毛),川乌(不见火,切作片子,醋煮)、川芎1斤,百草霜1斤,草乌(用山矾灰汁浸)1斤,木鳖子(去油

  • 藕汁膏

    药方名称藕汁膏处方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又云牛乳)藕汁 生地黄汁制法上药将后二味汁为膏,入前三味搜和,佐以姜汁和蜜为膏。功能主治治胃热消渴。用法用量以匙抄取,徐徐留舌上,以白汤少许送下,一日三至四次。

  • 黑神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神圆药方名称黑神圆处方熟干地黄(净洗)、赤小豆(生)、干姜(炮.一说洗.去芦)、麻黄(去节.汤去沫)、川芎,各六两。羌活(不见火)、甘松(洗去土)、当归(洗.去芦

  • 过街笑

    《万病回春》卷五:过街笑药方名称过街笑处方木香3克麝香0.09克功能主治治闪挫腰痛。用法用量研细末,吹鼻。左痛吹右鼻,右痛吹左鼻,同时活动腰部。摘录《万病回春》卷五《回春》卷五:过街笑药方名称过街笑处

  • 复方金荞片

    药方名称复方金荞片处方开金锁、生干蟾、鱼腥草、百部、穿心莲。制法制成片剂。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抗痨。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用法用量每服4-6片,1日4次。摘录《中药知识手册》

  • 大槟榔丸

    药方名称大槟榔丸别名槟榔丸处方槟榔3两,桂心3两,附子2两(炮),栝楼3两,杏仁3两(熬),干姜2两,甘草(炙)2两,麻黄3两(去节),黄耆3两,茯苓3两,厚朴2两(炙),葶苈3两(熬),椒目3两,吴

  • 木瓜茱萸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木瓜茱萸汤药方名称木瓜茱萸汤处方木瓜(切片,曝干)30克吴茱萸(汤洗,焙干,炒)22.5克干姜(炮)30克木香60克 桂(去粗皮)22.5克 白槟榔(锉)10枚制法上六味,粗捣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