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铃丸

金铃丸

中藏经》:金铃丸

药方名称金铃丸

处方牵牛子(炒)、青皮(去白)、良姜各等分,川楝子半两,舶上茴香半两,玄胡索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烧绵为灰浸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中藏经

《本事》卷三:金铃丸

药方名称金铃丸

处方金铃子肉5两,茴香(炒)3两,马蔺花(炒)3两,菟丝子(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碾)3两,海蛤3两,破故纸(炒香)3两,海带(净洗)3两,木香1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肿硬,牵引疼痛;及小肠气,阴囊肿,毛间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本事》卷三

猜你喜欢

  • 半夜散

    药方名称半夜散处方未生毛小鼠(捣烂,搭在壁上风干,焙黄香,研细)5钱,土鳖虫(灰)5钱,钻粪虫(灰)5钱,白占5钱。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掺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血竭散

    《博济方》卷五:血竭散药方名称血竭散处方青州枣20个(烧为灰)干地黄15克(别杵为末)血竭(炒)7.5克制法上三味,细研如粉。功能主治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用法用量以津唾调贴疮上。摘录《博济方》卷五

  • 举元煎

    药方名称举元煎处方人参黄耆(炙)各9~15克 炙甘草3~6克升麻1.5~2克

  • 化痰玉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药方名称化痰玉壶丸处方生天南星生半夏各30克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

  • 分清散

    药方名称分清散别名分清饮处方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分清饮(《明医指掌》卷七)。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

  • 家秘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二:家秘泻白散药方名称家秘泻白散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白芍、川连。功能主治脾经咳嗽。咳而右胁隐痛,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而肺有热者。用法用量胃火,加石

  • 黄连洗汤

    药方名称黄连洗汤处方黄连3两,秦皮2两,蕤仁半两。功能主治眼漠漠。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煮取1升半,绞去滓,适寒温以洗目,日4-5度;又加升麻2两,加水煎之。注意忌猪肉。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

  • 加味当归活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当归活血汤处方当归8钱,川芎4钱,赤芍3钱,桃仁4钱,红花3钱,防风3钱,菊花4钱,茺蔚子4钱,薄荷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抱轮红症。两眼气轮赤丝纵横,风轮周围充血,酸疼流泪,视物昏花。用

  • 调脾清毒饮

    药方名称调脾清毒饮处方天花粉、连翘、荆芥穗、甘草、黍粘子、桔梗、白茯苓、白术、苏薄荷、防风、广陈皮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两目睑浮肿如球,微有湿热,重则流泪,赤肿。用法用量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

  • 菊花细辛散

    药方名称菊花细辛散处方黄甘菊、白芷、僵蚕、红花、川芎、木贼、当归、黄柏、荆芥穗、蔓荆、细辛、白芍。功能主治疳眼流脓生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