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丸

香附丸

《中国药典》: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当归200g川芎50g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白术(炒)100g砂仁25g陈皮50g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普济方》卷三六六: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槟榔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沉香温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温脾汤处方沉香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官桂人参缩砂 川姜(炮)白豆蔻甘草(炙)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十一味,为末。功能主治主胂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

  • 凉血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凉血饮药方名称凉血饮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黄连1钱,生地1钱,川芎1钱,当归1钱,槐角1钱,黄芩1钱,升麻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痔漏。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调荣散

    《顾松园医镜》卷九:调荣散药方名称调荣散处方丹参2-3钱,桃仁2-3钱,赤芍钱许,刘寄奴2-3钱,玄胡索钱许,泽兰2-3钱,莪术钱许。功能主治瘀血肿胀,或单腹胀大,不恶食,小便赤,大便黑。用法用量热,

  • 桂麝散

    药方名称桂麝散处方麻黄15克细辛15克肉桂30克 牙皂9克 生半夏24克丁香30克 南星24克麝香1.8克冰片1.2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阴疽、流注。用法用量掺于膏药内贴患处。摘录《药奁启秘》

  • 虎掌丸

    《圣惠》卷五十六:虎掌丸药方名称虎掌丸处方虎掌半两(汤洗7遍,锉,生姜汁拌,炒干),赤茯苓1两,龙齿1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当归3分(锉,微炒),阿魏1两,蓬莪术3分。制法上为末,用酒煎阿魏成

  • 调正汤

    药方名称调正汤处方白术5钱,苍术5钱,茯苓3钱,陈皮1钱,贝母1钱,薏米5钱。功能主治室女鬼胎。月经忽断,腹大如妊,面色乍赤乍白,六脉乍大乍小。用法用量经攻下恶物后用本方。摘录《傅青主男女科·女科》卷

  • 龙胆草散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龙胆草散药方名称龙胆草散处方龙胆草1两,大青1两,柴胡1两,枳实1两(麸炒令黄),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微炒),甘草半两(微炒)。

  • 已风丹

    药方名称已风丹处方天竺黄30克(研)防风30克钩藤30克 白僵蚕15克 干全蝎15克 白附子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拘挛抽搐。用法用量每服1~2丸,点麝香、荆芥

  • 赤苍散

    药方名称赤苍散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即《准绳·幼科》卷七“赤苍饮”

  • 半硫圆

    药方名称半硫圆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