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鸡血藤膏

鸡血藤膏

《中国药典》一部:鸡血藤膏

药方名称鸡血藤膏

处方滇鸡血藤膏粉87.5g,川牛膝23.8g,续断21.2g,红花2g,黑豆5g,熟糯米粉175g,饴糖120g。

制法以上七味,除滇鸡血藤膏粉、熟糯米粉、饴糖外,其余各药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煎液,浓缩成浸膏,加入滇鸡血藤膏粉等三味,充分拌匀,制成方块,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主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将膏研碎,用水、酒各半炖化服,1次6-10g,1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鸡血藤膏

药方名称鸡血藤膏

处方鸡血藤。

功能主治壮筋骨,暖腰膝,和血调经。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鸡血藤煎1天1夜出锅,将药汁澄清过滤收膏。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鸡血藤膏

药方名称鸡血藤膏

处方鸡血藤(干者)100斤。

制法鸡血藤刨片,盛入丝篮中,入盆汤内,加清水一千斤淹没,煎八小时熓过夜,次日取汁去滓,用丝绵筛滤过,定清去脚,入锅内收浓,加阿胶五斤烊入,收成老膏,倒入锡膏盘内,俟冷切成小块,放在透风处吹干。

功能主治养血和血。主血不养筋,筋骨酸痛,手足麻木,妇女月事衰少。

用法用量每用3-5钱,炖烊,开水冲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猜你喜欢

  • 第二真黄风汤

    药方名称第二真黄风汤处方炙黄耆3钱,防风根5钱,云茯苓3钱,制半夏钱半,炙甘草5分,福橘皮1钱,当归身3钱,人参1钱半,桂水炒白芍1钱半,豨莶3钱,麸炒枳实5分。功能主治真中风初感,服第一真黄风汤后;

  • 白龙丸

    《普济方》卷二九九:白龙丸药方名称白龙丸处方南硼砂1钱半,缩砂1钱,地栗30个(去皮),甘草2钱,寒水石2钱(烧),白僵蚕(直者)30个,桂心2钱,白茯苓2钱。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豆大,蛤粉为衣

  • 肉苁蓉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肉苁蓉丸药方名称肉苁蓉丸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千)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别捣为末)薯蓣牛膝(去苗)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黄)续断白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

  • 黄连通圣散

    药方名称黄连通圣散处方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功能主治脑漏。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黑生肌散

    药方名称黑生肌散处方川文蛤炭1两,乌梅炭1两,生石膏3两。制法乳至无声。功能主治收口。主对口、搭背,脓毒已尽,四边毫无红肿。注意若毒未尽,误用过早,反致护毒,焮疼复作。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推气丸

    药方名称推气丸处方槟榔枳实(小者,去氟)陈橘皮(去白)黄芩大黄黑牵牛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除痞,泻火通便。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 导水饮子

    药方名称导水饮子处方吴茱萸3钱,黄连1两,茯苓1两,苍术1两,滑石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水饮肿胀。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车前子、灯心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三十一引《集成》

  • 儿门暗疾方

    药方名称儿门暗疾方处方当归15克,茯苓15克,栀子9克,白芍9克,柴胡3克,楝树根1.5克。功能主治平肝祛湿。主肝经风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摘录《石宝秘录》卷二

  • 甘菊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散药方名称甘菊散别名菊花散处方甘菊花1两,旋覆花1两,密蒙花1两,青葙子1两,石决明1两,羌活(去芦头)1两,木贼(锉)1两,决明子(炒)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切,炒

  • 加减红绵散

    药方名称加减红绵散处方天麻、麻黄、全蝎、荆芥、蝉退、紫草、薄荷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痘感风寒,发热惊搐。用法用量加葱,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